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

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                   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胶体的聚沉

 

D 【解析】 试题分析:A、血液属于胶体,因为没有外接电源,所以不属于电泳,故A错误;B、血液和氯化钠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血液和氯化钠不具备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血液属于胶体,所以血液应具备胶体的性质,在遇到电解质溶液,加热,电性相反的电解质的时候都会聚沉,在伤口上撒盐可以使伤口表面的血液凝结,从而阻止进一步出血,以及防治细菌感染,属于胶体的聚沉,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胶体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像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为NaAlOH2CO3。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B.该物质是AlOH3Na2CO3的混合物

C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

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酸过多的胃病患者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自然界中提取元素的单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碳酸钠可用于制备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食品发酵剂

C.通过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稀豆浆和氢氧化铁胶体

D.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的展现

 

查看答案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

B.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

C.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C80,金刚石

D.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纯盐酸,石灰石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A.燃灶液化气化液灶燃        B.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C.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D.香山红叶寺叶红山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