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4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

(14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CO(g) + 2H2(g)满分5 manfen5.comCH3OH(g)               △H1

CO2(g) + 3H2(g)满分5 manfen5.comCH3OH(g)+ H2O(g)     △H2

CO2(g) + H2(g)满分5 manfen5.comCO(g) + H2O(g)         △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则△H1=         kJ.mol-1

(2)图1中能正确表现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判断理由是                        

满分5 manfen5.com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             ,判断理由是                         

 

(1)—99 (2)a;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随温度升高变小; (3)减小;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 P3>P2>P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解析】 试题分析:(1)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根据表中数据反应CO(g)+2H2(g)CH3OH(g)的反应热△H1=1076kJ/mol+2×436 kJ/mol—3×413 kJ/mol—343 kJ/mol—465 kJ/mol=—99kJ.mol-1。(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根据计算,反应①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因此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a。(3)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产生CO的量增大;最终结果是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所以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P3>P2>P1。 【考点定位】考查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应用、平衡常数、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平衡图像、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综合运用能力。首先需要熟练掌握盖斯定律,其次,平时积累起来的计算机巧在反应热的计算中基本适用。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盖斯定律。根据可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间接计算难以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需要应用盖斯定律来分析问题。解题时,常用已知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相互加合(加、减等数学计算),得到未知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则相应的反应热做相同的加合即为所求的反应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氨是合成硝酸、铵盐和氮肥的基本原料,请问:

(1)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溶液的PH               (填“升高”或“降低”);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浓度             (填“增大”或“减小”)。

(2)硝酸铵加热分解可得到N2O和H2O,250℃时,硝酸铵在密闭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有1mol硝酸铵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3)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若生成1mol N2,其△H=             kJ•mol-1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查看答案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查看答案

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查看答案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

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

D.235g核素U发生裂变反应:满分5 manfen5.comU+满分5 manfen5.comn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Sr+满分5 manfen5.comU+10满分5 manfen5.comn净产生的中子(满分5 manfen5.comn)数为10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