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对农作物施用含N、P、K的三种化肥,对给定的下列化肥:①K2CO3、②KCl、③Ca(H2PO4)2、④(NH4)2SO4,⑤氨水,最适当的组合是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分别将下列物质:①FeCl3②CaO③NaCl④Ca(HCO3)2⑤Na2SO3⑥K2SO4投入水中,在蒸发皿中对其溶液加热蒸干,能得到原物质的是
A.②③ B.③⑥ C.①④ D.⑤⑥
下列表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OO— + H2OCH3COOH + OH—
B.NH4+ + H2ONH4OH + H+
C.S2— + 2H2O H2S+2OH—
D.HCO3— + H2O H3O++CO32—
在恒温、恒容的1L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X、Y、Z的物质的量n与时间t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X(g)+3Y(g)2Z(g) △H <0
t/ min n/ mol | 0min | 2min | 4min | 6min | 8min |
n(X) | 0.2 | 0.15 | 0.1 | 0.1 | 0.05 |
n(Y) | 0.6 | 0.45 | 0.3 | 0.3 | 0.5 |
n(Z) | 0 | 0.1 | 0.2 | 0.2 | 0.3 |
(1)第6min末改变了什么条件到达第8分钟的平衡状态: 。
(2)在相同温度下,若1L容器为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充入0.2mol X 、0.6molY,达到平衡时n(Z)=bmol ,则b 0.2(填“<”、“>”或“=”),平衡时容器的体积V = (用含b的式子表示)
(3)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第6min的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X和0.6molY,达到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
(4)维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在第6min的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X和0.6molY,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Fe2O3(s)+3CO(g) 2Fe(s)+3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 | 1000 | 1150 | 1300 |
平衡常数 | 64.0 | 50.7 | 42.9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ΔH_____0(填“<”、“>”或“=”)
(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CO的平衡转化率为 。
(3)1000℃时,在(2)的平衡体系中,各加0.5molCO和0.5molCO2,v正 v逆(填“<”、“>”或“=”),平衡向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 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____g。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热的实验。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
(2)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已知: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4.2×10—3 kJ/(g·℃)
温度 实验 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 t2/℃ |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 |
2 | 25.9 | 25.9 | 25.9 | 29.8 | |
3 | 26.4 | 26.2 | 26.3 | 30.4 | |
②用上述实验数值计算中和热 kJ·mol-1(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③能引起中和热偏高的原因是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