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将V1 mL l.0mol/L盐酸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2+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B.在稀溶液中,1mol酸跟1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C.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D.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
B.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
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钠与冷水反应
(12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对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 > > 。(填元素符号)
(2)已知水的沸点远高于H2S,这是由于 。
(3)某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X位于体心,Y位于4个面心,Z位于8个顶点,该晶体中 X、Y、Z的粒子个数比为 。
(4)Cu2Cl2·2CO·2H2O是一种配合物,其结构如右图所示:
①与CO为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 。
②该配合物中,氯离子的杂化方式为 ;
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14分)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1)由辉铜矿制取铜的反应过程为:
2Cu2S(s) + 3O2 (g) = 2Cu2O(s) + 2SO2(g) △H=-768.2kJ·mol-1
2Cu2O(s) + Cu2S(s) = 6Cu(s) + SO2(g) △H=+116.0kJ·mol-1
热化学方程式:Cu2S(s) + O2(g) = 2Cu(s) + SO2(g) △H= kJ·mol-1。
(2)氢化亚铜是一种红色固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备
4CuSO4 + 3H3PO2 + 6H2O = 4CuH↓ + 4H2SO4 + 3H3PO4
①该反应还原剂是 (写化学式)。
②该反应每转移3mol电子,生成CuH的物质的量为 mol。
(3)氯化铜溶液中铜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c(Cl-)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当c(Cl-)=9mol·L-1时,溶液中主要的3种含铜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 。
②在c(Cl-)=1mol·L-1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含铜物种间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4)一种以铜作催化剂脱硫有如下两个过程:
①在铜的作用下完成工业尾气中SO2的部分催化氧化,所发生反应为:
2SO2+2n Cu+(n+1)O2+(2-2 n) H2O=2n CuSO4+(2-2n) H2SO4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催化脱硫的意义为 。
②利用下图所示电化学装置吸收另一部分SO2,并完成Cu的再生。写出装置内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