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NH4)2SO3 ③Al2O3 ④Al(OH)3 ⑤Al
A.全部 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③④⑤ D.只有②③④⑤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OH)2 + 2H+=Fe2+ + 2H2O
B.三氧化二铁溶于氢碘酸:
Fe2O3 + 6H+ = 2Fe3+ + 3H2O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2OH- = 2 AlO2 - + H2↑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 = 3Fe3++NO↑+2H2O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NO与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O原子数为3NA
B.0.1mol NH3溶于足量水中(不考虑氨气挥发),溶液中N原子的数目为0.1NA
C.0.1molN2与足量的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6NA
D.58.5 g的NaCl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 D.漂白粉漂白织物
(13分)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铁钉6.0 g放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KMnO4酸性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 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后得固体2.33 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测定336mL气体中H2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 mL H2),可否用托盘天平称量D或E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13分)
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 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气重整。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 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CO(g)+H2O(g) CO2(g)+H2(g)的ΔH= kJ·mol-1。
(2)在初始阶段, 甲烷蒸气重整的反应速率 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于气相反应, 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 则反应CH4(g)+H2O(g) CO(g)+3H2(g)的Kp= 随着温度的升高, 该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能量角度分析, 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 。
(5)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 温度、压强对H2和CO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下图:
①若要达到H2物质的量分数>65%、CO物质的量分数<10%, 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 。
A.600 ℃, 0.9 MPa B.700 ℃, 0.9 Mpa
C.800 ℃, 1.5 MPa D.1 000 ℃, 1.5 MPa
②画出600 ℃, 0.1 MPa条件下, 系统中H2物质的量分数随反应时间(从常温进料开始计时)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6)如果进料中氧气量过大, 最终导致H2物质的量分数降低, 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