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元素周期表的用途广泛。 (1)用“>”或“<”填空: 离子半径 非金属性 熔点 ...

元素周期表的用途广泛。

(1)用“>”或“<”填空:

离子半径

非金属性

熔点

沸点

K+_____S2-

N____O

金刚石_____晶体硅

HF____HCl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          (填序号)。

a.Cl2、Br2、I2的熔点         b. Cl2、Br2、I2的氧化性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   d. HCl、HBr、HI的酸性

(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满分5 manfen5.com NaClO3溶液满分5 manfen5.comKClO3晶体

①完成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        

②II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4)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①D是                  填离子符号

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13分)(1)< < > >(4分)(2)b、c (2分) (3)①NaCl+3H2O=NaClO3+3H2↑ (2分) ②复分解反应 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它晶体(2分) (4)①ClO4- (1分)②3ClO-(aq)=ClO3- (aq)+2Cl-(aq) ΔH=-117kJ/mol(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钾离子和硫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由于钾离子的核电荷数大,所以半径小;氮原子和氧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所以氮原子非金属性比氧原子弱;氟化氢的分子间有氢键,所以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2)a、物质的熔点是物理性质,不能说明非金属性强弱;b、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可以说明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c、氢化物越稳定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d、氢化物的酸性和非金属性没有联系。所以选b、c。(3)①根据氯元素化合价升高6价,所以应该用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气,根据电子守恒,氯化钠和水的比例为1:3,所以方程式为:NaCl+3H2O=NaClO3+3H2↑。②氯酸钠和氯化钾反应生成氯酸钾晶体属于复分解反应。过程中析出氯酸钾晶体是因为在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它晶体。(4)①D点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所以为ClO4- 。②A点为氯显-1价,B点氯为+1价,C点氯的化合价为+5价,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所以反应为:3ClO-=ClO3- +2Cl- ,反应热=63+2×0-3×60=-117KJ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 (aq)+2Cl-(aq) ΔH=-117kJ/mol 考点:离子半径的比较,非金属性判断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名师点睛】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种元素,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低价阳离子大于高价阳离子半径。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3、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半径增大。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 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C.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 mL

D.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查看答案

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3NO3 + 8Al + 5OH + 2H2O = 3NH3 + 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B.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 、NH4Cl和MgSO4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查看答案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

某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

NH3是碱

B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足量NaCl溶液,再加入KI溶液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C

2ml2%CuSO4中加4-6滴2%NaOH,振荡后加入0.5mlX溶液,加热煮沸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X不含有醛基

D

等体积pH=3的HA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相同时间内,HA收集到氢气多

HA是强酸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A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2

B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C有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D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

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

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