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选项 |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 相应实验 |
A |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
B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 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 |
C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mol/L的溶液 |
D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
可用如图所示玻璃试剂瓶(带玻璃塞)长期盛放的试剂是
A.浓硫酸 B.饱和碳酸钠溶液
C.氢氟酸 D.氢氧化钠溶液
用铝箔包装0.1mol金属钠,用针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
A.O2和H2的混合气体
B.小于0.05molH2
C.0.05molH2
D.大于0.05molH2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
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12分)在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g)+Y(g) 2W(g);反应前按n(X)∶n(Y)=3∶1加入反应物,反应过程中W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分析曲线A和B的不同,可能是以下_____ ___原因造成的。
A.是否使用催化剂 B.反应温度不同
C.外界的压强不同 D.初始充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同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比较K500℃___ _____K600℃(填“>”、“<”或“=”)。
(3)如果曲线B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为反应前的85%,当容器的体积为1 L时,计算:曲线A从开始达到平衡,X的反应速率v(X)为____________。起始时加入Y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不通过计算能否判断出X、Y转化率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否”)。
(4)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v正(W)=v逆(W) B.c(X)=c(W)
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10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O(l)===H2(g)+O2(g) ΔH=+285.8 kJ/mol
②H2(g)+O2(g)===H2O(g) ΔH=-241.8 kJ/mol
③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
④C(s)+O2(g)===CO(g) ΔH=-110.5 kJ/mol
⑤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 ___。
(2)C的燃烧热ΔH为______ __。
(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__。
(4)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制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