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8分)研究硫及其化合物性质有重要意义。
(1)Cu2S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Cu2S(s)+3O2(g)=2Cu2O(s)+2SO2(g) ⊿H=-773kJ/mol,当该反应有0.2mol SO2生成时,反应释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kJ。
(2)硫酸工业生产中涉及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向2L的容器中充入2molSO2、1molO2,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T1温度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v(正) v(逆)(填“>”、“<”或“=”)。温度为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在T3温度时,达平衡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此时再向容器中加入2molSO2、1molO2并使之重新达到平衡,测得又放出热量Q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容器的压强增大原来的两倍
b.Q2一定等于Q1
c.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一定大于80%
d.T3时的平衡常数大于T1时的平衡常数
(每空2分,共14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A为金属单质,D是某强酸的稀溶液,则反应C+D→B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A、B为盐,D为强碱,A的水溶液显酸性,则①C的化学式为 ;②反应B+A→C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A为强碱,D为气态氧化物。常温时,将B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其pH随时间t变化可能如上图的图b或图c所示(不考虑D的溶解和水的挥发)。
①若图b符合事实,则D为 (填化学式),此时图b中x 7(填“﹥”“﹤”“﹦”)②若图c符合事实,则其pH变化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若A为非金属单质,D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转化时能量变化如上图a,请写出A+D→C的热化学方程式: 。
(每小题2分,共14分)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成250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mol/L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时的刻度数为V1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时消耗酸的体积为V2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E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 ,尖嘴部分应 。
(5)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 ,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溶液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7)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 。
25℃时体积为1L浓度为0.15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2.24LCO2(标准状况),温度恢复到25℃。下列有关上述反应后溶液的说法及关系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CO2过量,溶液的pH<7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4
C.2c(Na+)=3[c(H2CO3)+c(HCO3-)+c(CO32-)]
D.c(Na+)>c(CO32-)>c(HCO3-)>c(OH-)>c(H+)
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5.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
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
在容积相同的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等量的A2和B2,在不同温度下同时任其发生反应:A2(g)+3B2(g)2AB3(g),分别在某一相同时刻测得其中AB3所占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E、F二点尚未达到平衡
C.H、I二点尚未达到平衡
D.G、H、I三点已达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