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画线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B.标准状况下,将1 g铝片投入20 mL 18 mol·L-1硫酸中
C.向100 mL 4 mol·L-1硝酸中加入5.6 g 铁
D.在5×107 Pa、500 ℃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或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X及Y时,每隔半分钟分别测定放出气体的体积。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实验X及Y的结果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数增加了
C.分子间所有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
B.甲与丁形成的分子中有非极性分子
C.简单离子半径:丁 > 乙 > 丙
D.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强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