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0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最合理(除W0外)的是
| 实验方法 | 实验方案 | 测量数据 |
A. | 滴定法 | 将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10 mL,加入甲基橙,用 标准盐酸滴定 | 消耗盐酸的体积 |
B. | 量气法 |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 碱石灰增重 |
C. | 重量法 | 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 | 减轻的质量 |
D. | 量气法 |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 | 排水体积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98.3%的硫酸加入到稀氢氧化钡溶液中:
H+(aq)+OH—(aq)═H2O(l)△H=-57.3kJ/mol
B.向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3NH4++ Fe3++3SO42-+ 3Ba2++ 6OH-=3BaSO4↓+Fe(OH)3↓+3NH3·H2O
C.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
4I—+ O2+ 4H+═2I2+2 H2O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SO32— + 6H+ + 2MnO4—═5SO42— + 2Mn2++3H2O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B.常温常压下,Cu-Zn原电池中,正极产生1.12 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应小于0.1NA
C.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D.2.1 g DTO中所含中子数为NA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硝基苯加入试剂的顺序为:先加入浓硫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浓硝酸
B.蔗糖和葡萄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同系物
C.可用金属钠区分乙酸、乙醇和苯
D.石油裂解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
名称 | 托盘天平 (带砝码) | 小烧杯 | 坩埚钳 | 玻璃棒 | 药匙 | 量筒 |
仪器 | ||||||
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
(2)取50 mL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 t2/℃ |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29.6 |
|
2 | 27.0 | 27.4 | 27.2 | 31.2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
①上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④实验中改用60mL0.5mol/L盐酸跟50mL0.55moi/L氢氧化钠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求的的中和热 简述理由 。
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二氧化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
N2(g)+2O2(g)=2NO2(g)△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H=-543kJ/mol
1/2H2(g)+1/2F2(g)=HF(g)△H=-269kJ/mol
H2(g)+1/2O2(g)=H2O(g)△H=-242kJ/mol
(1)气态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若用氟气代替作氧化剂,则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气态肼和氟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