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现象 | 结论 |
A | 向Na2O2与水反应完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 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且有少量的Na2O2剩余,而氧化石蕊使其褪色 |
B | 将盐酸与NaHCO3反应生成的CO2气体,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出现浑浊 | 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
C | Na2S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后出现浑浊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S2-+SO32-+3H2O === 3S↓+6OH- |
D | 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出现白色浑浊 | 白色浑浊为析出的氯化钠晶体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SO2气体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B.常温下实验室可以用稀硝酸与铁反应制取NO气体
C.王水溶解金的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还原产物为NO2
D.SiO2不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与氢氟酸反应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气体X可能由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浅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的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
②一定不含CO2
③一定不含NH3、Cl2
④可能含有Cl2、CO2
A.①和③ B.只有③ C.只有① D.②和③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SO2和双氧水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C.硫化钠溶液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亚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不能得到对应的溶质
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
B.实验②中滴入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C.装置③可用于吸收尾气中少量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从酒精水溶液中制取无水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