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5分)实验室制乙烯时,产生的气体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学用...

(15分)实验室制乙烯时,产生的气体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验证。(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操作和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1)烧瓶内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2)溶液“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甲认为是C2H4,乙认为不能排除SO2的作用。

①根据甲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根据现象Ⅲ认为产生了SO2,在B中与SO2 反应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③为证实各自观点,甲、乙重新实验,设计与现象如下:

 

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Br2的CCl4溶液褪色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D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

a根据甲的设计,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b根据乙的设计,C中盛放的试剂是          

c能说明确实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实验是          

d乙为进一步验证其观点,取少量D中溶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振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浅红棕色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15分) (1)CH3CH2OHCH2=CH2↑+H2O (2)脱水性 (3)① CH2=CH2 + Br2 → CH2Br—CH2Br ② H2O 、Br2 ③ a NaOH 溶液 b 浓硫酸 c 加热已经褪色的品红溶液,若红色恢复,证明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而不是Br2 d SO2 + 2H2O +Br2 == 4H+ +2Br- + SO42- 、 SO42- + Ba2+ == BaSO4↓ 或 SO2 + 2H2O +Br2 + Ba2+ == 4H+ + 2Br- + BaSO4↓ (4)乙烯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干燥的SO2 不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 试题分析:(1)乙醇能在浓硫酸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原理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故填:CH3CH2OHCH2═CH2↑+H2O; (2)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乙醇溶液“渐渐变黑”,故填:脱水性; (3)①根据甲的观点,溴水可以使B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Br2→CH2Br-CH2Br,故填:CH2=CH2+Br2→CH2Br-CH2Br;②乙根据现象Ⅲ认为产生了SO2,在B中溴单质可以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填:H2O、Br2;③a、根据甲的设计,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吸收二氧化硫,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故填:NaOH 溶液;b、根据乙的设计,C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可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排除在检验二氧化硫时乙烯的干扰,故填:浓硫酸;c、溴单质可以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溴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H2O+Br2═4H++2Br-+SO42-、SO42-+Ba2+═BaSO4↓或SO2+2H2O+Br2+Ba2+═4H++2Br-+BaSO4↓,故填:SO2+2H2O+Br2═4H++2Br-+SO42-、SO42-+Ba2+═BaSO4↓或SO2+2H2O+Br2+Ba2+═4H++2Br-+BaSO4↓; (4)根据实验过程可以知道:乙烯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溴单质的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故填:乙烯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干燥的SO2不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考点:考查了乙醇、乙烯的性质和乙烯的制备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硅是信息产业、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的基础材料。锌还原四氯化硅是一种有着良好应用前景的制备硅的方法,该制备过程示意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焦炭在过程Ⅰ中作______剂。

(2)过程Ⅱ中的Cl2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3)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

①SiCl4遇水剧烈水解生成SiO2和一种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干燥Cl2时,从有利于充分干燥和操作安全的角度考虑,需将约90℃的潮湿氯气先冷却至12℃,然后再通入到浓H2SO4中。冷却的作用是         

(4)Zn还原SiCl4的反应如下:

反应1400℃~756℃ ,SiCl4(g) + 2Zn(l) 满分5 manfen5.com Si(s) + 2ZnCl2(l)   ΔH1 <0

反应2756℃907℃ ,SiCl4(g) + 2Zn(l) 满分5 manfen5.com Si(s) + 2ZnCl2(g)  ΔH2 <0

反应3907℃1410℃,SiCl4(g) + 2Zn(g) 满分5 manfen5.com Si(s) + 2ZnCl2(g)  ΔH3 <0

对于上述三个反应,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

a升高温度会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还原过程需在无氧的气氛中进行

c增大压强能提高反应的速率         dNa、Mg可以代替Zn还原SiCl4

实际制备过程选择“反应3”,选择的理由是             

已知Zn(l)==Zn(g)  ΔH = +116 KJ/mol 。若SiCl4的转化率均为90%,每投入1mol SiCl4,“反应3”比“反应2”多放出_____kJ的热量。

(5)用硅制作太阳能电池时,为减弱光在硅表面的反射,采用化学腐蚀法在其表面形成粗糙的多孔硅层。腐蚀剂常用稀HNO3和HF的混合液。硅表面首先形成SiO2,最后转化为H2SiF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iO2转化为H2SiF6的过程          

 

查看答案

(14分)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是同周期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请回答:

(1)D的元素符号为        

(2)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3)用电子式表示由元素B和F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4)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C的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色气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5)工业上将干燥的F单质通入熔融的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E2F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查处酒后驾驶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H2OH-2e-→X+2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内部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B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4e- + 2H2O = 4OH-

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查看答案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Z位于同一主族,X、Y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的氢化物是一种强酸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Y的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

D其对应的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n->Xn->Yn-

 

查看答案

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加入过量浓NaOH 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反应是:CO2 + 2OH- == CO32- + H2O

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是:c(Na+) + c(H+) = c(OH-) +c(AlO2-) + c(CO32-)

D如果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浓盐酸,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