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A可能为Na、C、Si、H2S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实现下列转化关系的A有 A.1...

A可能为Na、C、Si、H2S中的一种或几种,可以实现下列转化关系的A有

满分5 manfen5.com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C 【解析】 试题分析:若A是Na,Na与氧气在室温下反应形成Na2O,Na2O在氧气中灼烧产生Na2O2,Na和Na2O2混合加热反应产生Na2O。符合上述转化关系。C与少量氧气反应产生CO,CO与氧气在点燃时反应产生CO2,CO2与C在高温时反应产生CO,符合上述转化关系。Si和O2反应只能形成SiO2,后面的反应无法发生,错误。H2S和少量氧气反应产生S,S与氧气点燃产生SO2,H2S和SO2混合,发生反应产生S单质,符合上述转化关系。因此可以实现下列转化关系的A有3种,故选项是C。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Z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在本周期中最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Y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B.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W>Q>Z>X

C.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查看答案

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钢铁制品生锈主要是由于吸氧腐蚀所致

B.石油的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C.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组成元素相同

D.工业废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阳离子可以通过加入FeS除去

 

查看答案

5.8g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蒸气,其体积比为11(同压同温),若把它们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加18.6g,同量的有机物与0.1mol乙酸完全发生酯化反应.又知该有机物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简要写出求算过程)

求:(1)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有机物的分子式;

(3)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

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某学习小组探究反应过程中使褪色加快的主要原因,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KMnO4溶液氧化H2C2O4的反应历程为:

满分5 manfen5.com

【提出假设】假设1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假设2反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3K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该小组同学未提出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假设,原因是         

【设计、完成实验】(1)称取       g草酸晶体(H2C2O4·2H2O),配置500 mL 0.10 mol/L H2C2O4溶液。

①在上述过程中必须用到的2种定量仪器是托盘天平和            

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

A.称取草酸晶体时,将草酸晶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加水再定容

(2)完成探究,记录数据

实验

编号

烧杯中所加试剂及用量(mL)

控制条件

溶液褪色时间(s)

0.10 mol/L

H2C2O4溶液

等浓度

KMnO4溶液

H2O

0.50 mol/L

稀硫酸

 

 

1

30

20

30

20

 

18

2

30

20

30

20

水浴控制温度65

15

3

30

20

30

20

加入少量MnSO4固体

3.6

4

30

20

x

20

加入5 mL 0.10 mol/LK2SO4溶液

18

则x =                ,假设2成立

(3)由于KMnO4能氧化水中有机物等因素,为配制好稳定的KMnO4溶液,其浓度需标定。取10.00 mL 0.10 mol/L H2C2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 mL 0.50 mol/L稀硫酸,用(2)中KMnO4溶液滴定至锥形瓶中恰好呈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记录数据,平行三次实验,平均消耗KMnO4溶液40.00 mL,则草酸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上述实验中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查看答案

实验室用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Ⅰ.(1)配制250mL0.1mol/L盐酸溶液需要浓盐酸(密度为1.2g/mL,质量分数为36.5%)的体积为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造成浓度偏高的操作是            

A、溶解后的溶液未冷至室温就转入容量瓶中;

B、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

D、定容时眼睛仰视刻度线;

Ⅱ.(1)某学生设计的用该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氯气的装置如图: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乙中盛的试剂是                  ;作用是                  。丙中盛的试剂是          

(2)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 mL该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标况下的氯气的体积

           mL,而实际值明显少于理论值,其主要原因有:

                                                                  

(3)若将制得的少量氯气通入无色的饱和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     色,其离子方程式是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则溶液分为两层,下层是显       色,这种操作叫做        

(4)若将制得的氯气制成饱和氯水,则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             

(5)用滴管将新制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褪色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用简要文字说明)①是由于      ;②是由于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