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5分)某学生欲通过实验方法验证Fe2+的性质。 (1)该同学在实验前,依据F...

(15分)某学生欲通过实验方法验证Fe2+的性质。

(1)该同学在实验前,依据Fe2+      性,填写了下表。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向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浓硝酸,振荡

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变黄

Fe2++NO满分5 manfen5.com+2H+ =Fe3++NO2↑+H2O

依照表中操作,该同学进行实验。观察到液面上方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但试管中溶液颜色却变为深棕色。

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变成深棕色的原因,该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2)向原新制FeSO4溶液和反应后溶液中均加入KSCN溶液,前者不变红色,后者(加了数滴浓硝酸的FeSO4溶液)变红。该现象的结论是     

(3)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与溶液中Fe2+或Fe3+发生反应而得到的。为此他利用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装置略)进行探究。

满分5 manfen5.com

ⅰ.打开活塞a、关闭b,并使甲装置中反应开始后,观察到丙中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而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ⅱ.打开活塞b、关闭a,一段时间后再停止甲中反应。

ⅲ.为与ⅰ中实验进行对照,更换丙、丁后(溶质不变),使甲中反应继续,观察到的现象与步骤ⅰ中相同。

①铜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③步骤ⅱ的目的是     

④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该同学重新进行(1)中实验,观察到了预期现象,其实验操作是     

 

(15分) (1)还原 (2分) (2)Fe2+被硝酸氧化为Fe3+ (2分) (3)①Cu+4HNO3(浓)=Cu(NO)3+2NO2↑+2H2O (2分) ②使NO2转化为NO(2分) ③排出乙右侧装置中残留的NO2(2分) ④溶液的深棕色是由NO或NO2与Fe2+作用得到(或不是由NO或NO2与Fe3+作用得到)(2分) (4)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新制FeSO4溶液,振荡(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亚铁离子与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溶液变为黄色,同时硝酸被还原为二氧化氮,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所以体现亚铁离子的还原性; (2)向原新制FeSO4溶液和反应后溶液中均加入KSCN溶液,前者不变红色,后者(加了数滴浓硝酸的FeSO4溶液)变红,因为铁离子与KSCN溶液反应,使溶液变红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 (3)①铜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2、水,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NO2↑+2H2O ②乙装置的作用是将NO2转化为NO,排除二氧化氮的红棕色对实验的干扰; ③打开活塞b、关闭a,一段时间后再停止甲中反应,目的是排出乙右侧装置中残留的NO2,防止干扰; ④由i与iii的实验现象可判断,二氧化氮或NO气体通入硫酸亚铁的溶液变为深棕色,而通入硫酸铁溶液中溶液无明显变化,实验该实验的结论是溶液的深棕色是由NO或NO2与Fe2+作用得到(或不是由NO或NO2与Fe3+作用得到); (4)(1)中是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浓硝酸,亚铁离子过量,导致生成的二氧化氮或NO将亚铁离子氧化,溶液变为深棕色,若想看到预期的现象,则应使硝酸过量,亚铁离子不足,则应进行的操作是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新制FeSO4溶液,振荡。 考点:考查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与设计,离子的检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工业上用菱锰矿(MnCO3)[含FeCO3、SiO2、Cu2(OH) 2C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二氧化锰,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Mn(OH)2

Fe(OH)2

Fe(OH)3

Cu(OH)2

开始沉淀时

8.3

6.3

2.7

4.7

完全沉淀时

9.8

8.3

3.7

6.7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

回答下列问题:

(1)含杂质的菱锰矿使用前需将其粉碎,主要目的是     

盐酸溶解Mn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向滤液1中加入双氧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滤液2中加入稍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以除去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将MnCl2转化为MnO2的一种方法是氧化法。其具体做法是用酸化的NaClO3溶液将MnCl2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2++□ClO3+□____=□____+□____+□____。

(5)将MnCl2转化为MnO2的另一种方法是电解法。

①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若直接电解MnCl2溶液,生成MnO2的同时会产生少量Cl2, 若在上述Mn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n(NO3)2粉末,则无Cl2产生。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

(14分)

目前“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I.甲烷自热重整是一种先进的制氢方法,其反应方程式为:

CH4(g) + H2O(g) 满分5 manfen5.com CO(g) + 3H2(g)

(1)阅读下图,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 __________kJ/mol。

满分5 manfen5.com

II.用CH4或其他有机物、O2为原料可设计成燃料电池。

(2)以CnH2nOn、O2为原料,H2SO4溶液为电解质设计成燃料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CH4、O2为原料,100 mL 0.15 mol/L NaOH溶液为电解质设计成燃料电池,若放电时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为448 mL(标准状况),产生的气体全部被溶液吸收,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利用I2O5消除CO污染的反应为:5CO(g) + I2O5(s) 满分5 manfen5.com5CO2(g) + 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4 mol CO,测得CO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4)T2时,0 ~ 0.5 min内的反应速率v(CO) = ____________________。

(5)T1时化学平衡常数K = 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两种温度下,c点时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压强相等

C.d点时,增大体系压强,CO的转化率不变

D.b点和d点时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Kb < Kd

 

查看答案

常用的电池是一个液体电解质将两个固体电极隔开。而钠-硫(Na/S8)电池正相反,它是由固体电解质将两个液体电极隔开(如图),一个由钠-β-氧化铝固体电解质做成的中心管,将内室的熔融钠(熔点98℃)和外室的熔融硫(熔点119℃)隔开,并允许Na+通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a为电池的正极

B.充电时b接电源的正极

C.正极反应为:nS8+16ne=8Sn2-

D.Na+可以穿过固体电解质从而传递电流

 

查看答案

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粗线是其边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乙>丁

B.甲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C.戊元素位于第4周期第VIII族

D.乙、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反应

 

查看答案

常温下,向10 mL 0.1 mol·L-1的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K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KHC2O4溶液呈弱碱性

B.B点时:c(K)>c(HC2O4)> c(C2O42-)>c(H)>c(OH)

C.C点时:c(K)>c(HC2O4)+c(C2O42-)+c(H2C2O4)

D.D点时:c(H)+c(HC2O4)+c(H2C2O4)=c(O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