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向盛有10滴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 Na2S溶液 | 证明AgCl沉淀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
B. | 向2 mL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向2mL己烷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 | 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
D.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 | 验证淀粉已水解 |
洋蓟素是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艾滋病病毒的化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有关洋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洋蓟素的化学式为C25H22O12
B.—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和消去反应
C.1mol洋蓟素最少可有14mol原子共平面
D.1 mol洋蓟素最多可消耗9mol NaOH和6mol Br2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序号 | 氧化剂 | 还原剂 | 其他反应物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
① | Cl2 | FeBr2 | / |
| Cl- |
② | KClO3 | 浓盐酸 | / | Cl2 |
|
③ | KMnO4 | H2O2 | H2SO4 | O2 | Mn2+ |
A.表中①组的反应只可能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和一种元素被还原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KClO3>Fe3+>Cl2>Br2
C.由表中①②组反应推测:ClO3-、Br-、H+、Fe2+不能在浓溶液中大量共存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3H2O2 + 6H+=2Mn2+ + 4O2↑+ 6H2O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同温下pH=1和pH=2的盐酸,c(H+)之比为1:2
B.物质A三态间的转化如下:A(g)→A(1)→A(s),则该转化过程中△S<O
C.pH=13的强碱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D.pH=9的CH3COONa溶液和pH=9的NH3·H2O溶液,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13分)根据以下转化关系(所有无机产物均已略去)。回答下列各问:
(1)在编号(I)~(VI)的六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填反应编号) 。
(2)写出指定物质的结构简式:F ;I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G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 。
(4)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属于酚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这些同分异构体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个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A)(13分)在晶体中,微观粒子是有规律排布的。而实际上的晶体与理想结构或多或少会产生偏离,这种偏离称为晶体的缺陷。由于晶体缺陷,氧化铁FexO中的x常常不确定。
(1)请写出铁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 。
(2)Fe2+与Fe3+相比,较稳定的是 ,请从二者结构上加以解释 。
(3)硫氰根离子和异硫氰根离子都可用SCN-表示,碳原子都处于中央,则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其中异硫氰根离子与CO2是等电子体,异硫氰根离子的电子式为 。Fe3+与SCN―可以形成配位数1~6的配离子,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则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
(4)如图: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γ-Fe晶体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为12
B.δ-Fe晶体和α-Fe晶体都是非密置在三维空间堆积而成的,堆积后非密置层都保持原来的结构不变
C.三种晶体的空间利用率大小为:γ-Fe晶体>δ-Fe晶体>α-Fe晶体
D.三种晶胞的棱长之比为: 3
(5)FexO有NaCl结构的晶胞。今有某种FexO晶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其密度为5.71 g·cm-3,晶胞棱长为a=4.28×10-8cm(已知:4.283=78.4),则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