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摩尔盐”[ (NH4)2Fe(SO4)2·6H2O ] 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

“摩尔盐”[ (NH4)2Fe(SO4)2·6H2O ] 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查阅文献得知:“摩尔盐”隔绝空气加热至500℃时可完全分解,但产物复杂。某学习小组欲探究其分解产物。

Ⅰ.【提出猜想】摩尔盐受热分解,小组同学认为分解产物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Fe2O3、SO3、NH3、H2O              bFeO、NH3、SO3、H2O

cFeO、SO2、NH3、H2O               dFe2O3、NH3、SO2、SO3、H2O

经认真分析,通过推理即可确定,猜想           不成立(填序号)。

Ⅱ.【实验探究】为检验分解产物,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容器名称是          

(2)取一定量“摩尔盐”置于加热管A中,加热至分解完后打开K,再通入N2,目的是      

(3)观察到A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B、C中均产生白色沉淀。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待A中剩余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解,再滴几滴KSCN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5)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A中残留物不含FeO,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是:取少量A中残留物放入试管中,                 

【实验反思】

乙同学认为: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分解产物中一定含SO3,原因是       

 

Ⅰ.a c Ⅱ.(1)锥形瓶 (2)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到B、C装置中使其全部被吸收 (3)SO2+H2O2+Ba2+==BaSO4↓+2H+ (4)溶液变为红色 (5)加入稀硫酸(盐酸)溶解,再滴加K3[Fe(CN)6]溶液,不产生蓝色沉淀(或加入稀硫酸溶解,再滴入KMnO4稀溶液,不褪色) Ⅲ.分解产生的氨气消耗完B装置中HCl后,过量的NH3存在时SO2也可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 试题分析:Ⅰ.a 中生成Fe2O3,只有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降低,c中生成FeO、SO2,其中铁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但是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高,不符合电荷守恒。 Ⅱ.(1)B装置的容器名称是锥形瓶, (2)通入N2的目的是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到B、C装置中使其全部被吸收。 (3)观察到A中固体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生成了氧化铁,B、C中均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产生了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2O2+Ba2+==BaSO4↓+2H+。 (4)A中生成了氧化铁,为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化钾会显红色。 (5)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A中残留物不含FeO,考虑是检验二价亚铁离子,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是:取少量A中残留物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硫酸(盐酸)溶解,再滴加K3[Fe(CN)6]溶液,不产生蓝色沉淀。 Ⅲ.分解产生的氨气消耗完B装置中HCl后,过量的NH3存在时SO2也可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考点:有机实验综合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X、Y、Z、R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R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Y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3个不同的能级,且每个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Z 的两种同素异形体都存在于大气中,对生命起着重要作用。另有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4周期第6列。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5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填名称)_____,X3Z+的VSEPR模型名称是______。

(2)M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

(3)R的单质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见图),则一个晶胞中R原子数为      ,R的配位数是     

满分5 manfen5.com

(4)已知:M2Z3与R2Z3结构和性质相似,则M2Z3溶于强碱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反应X(g)+Y(g)满分5 manfen5.com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X和0.8 mol Y,反应初始4 s内满分5 manfen5.com(X)=0.005 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A.4 s时容器内c(Y)=0.76 mol/L

B.830℃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R(g)+Q(g)满分5 manfen5.comX(g)+Y(g)的平衡常数K=0.4

 

查看答案

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其中滴加0.1 moL-1 NaOH溶液。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次氯酸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实验过程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B.a~b段,溶液中 满分5 manfen5.com 减小

C.b点对应溶液中:c(Cl)>c(H+)>c(HClO)>c(ClO)>c(OH)

D.c点对应溶液中:c(Na+)=2c(ClO)+c(HClO)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

无银镜生成

淀粉未发生水解

B

将一铝箔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生成致密的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

C

铜放入稀硫酸中,再加入硝酸钠固体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蓝,有明显的气泡放出,铜溶解

硝酸钠可以加快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D

向2 mL 0.1 mol/L Na2S溶液中滴几滴0.1 mol/L ZnSO4溶液;再加入几滴0.1 mol/L CuSO4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黑色沉淀

溶度积(Ksp):ZnS>CuS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6 g C2H6O中含有的C-H键数一定为5NA

B.常温常压下,17 g甲基(-14CH3)所含电子总数为9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O2和乙炔的混合气体所含π键数目为NA

D.CO2气体与足量的Na2O2反应,固体增重28 g时转移了NA个电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