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立体结构与NH3相同的是
A.H2O B.H3O+ C.CH4 D.CO2
下列关于离子键的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离子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与其所处的方向无关,故离子键无方向性
B.因为离子键无方向性,故阴、阳离子的排列是没有规律的、随意的
C.因为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故每个Na+周围吸引一个Cl-
D.因为离子键无饱和性,故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吸引任意多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
根据氢原子和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对F2和HF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为ssσ键
B.两者都为ppσ键
C.前者为ppσ键,后者为s
pσ键
D.前者为ssσ键,后者为s
pσ键
“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
A.构造原理 B.泡利原理
C.洪特规则 D.能量最低原理
Ⅰ.(1)人们把拆开1 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1、497 kJ·mol-1。
查阅资料获知如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2(g)+O2(g)===2NO(g) ΔH=+180 kJ·mol-1;
N2(g)+2O2(g)===2NO2(g) ΔH=+68 kJ·mol-1;
2C(s)+O2 (g)===2CO(g) ΔH=-221 kJ·mol-1;
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①一定条件下,N2与O2反应生成NO能够自发进行,其原因是___,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_kJ·mol-1。
②CO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O(g)+2NO2(g)===4CO2(g)+N2(g) ΔH=________。
Ⅱ.熔融状态下,钠的单质和FeCl2能组成可充电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反应原理为:
2Na+FeCl2Fe+2NaCl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充电时,________(写物质名称)电极接电源的负极;该电池的电解质为____ __
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四种方法:
方法a |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
方法b | 用葡萄糖还原新制的Cu(OH)2制备Cu2O; |
方法c | 电解法,反应为2Cu + H2O |
方法d | 用肼(N2H4)还原新制的Cu(OH)2 |
(1)已知:①2Cu(s)+1/2O2(g)=Cu2O(s);△H = -169kJ·mol-1
②C(s)+1/2O2(g)=CO(g);△H = -110.5kJ·mol-1
③ Cu(s)+1/2O2(g)=CuO(s);△H = -157kJ·mol-1
则方法a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方法c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钛极附近的pH值 (增大、减小、不变)。
(3)方法d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方法制得的三种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H>0。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下表所示。
序号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
① | T1 | 0.050 | 0.0492 | 0.0486 | 0.0482 | 0.0480 | 0.0480 |
② | T1 | 0.050 | 0.0488 | 0.0484 | 0.0480 | 0.0480 | 0.0480 |
③ | T2 | 0.10 | 0.094 | 0.090 | 0.090 | 0.090 | 0.090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实验的温度:T2<T1
B.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催化效率高
C.实验①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7×10-5 mol·L-1 m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