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硝酸铝[Al(NO3)3]是一种常用媒染剂。工业上用铝灰(主要含Al、Al2O3、Fe2O3等)制取硝酸铝晶体[Al(NO3)3·9H2O]的流程如下:
(1)写出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 (任写一个)。
(2)若在实验室中完成反应Ⅱ,为避免铝的损失,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可采取的措施为 。
(3)上述流程中采用减压蒸发,并控制反应Ⅲ中加入的稀硝酸稍过量,其目的是 。
(4)温度高于200℃时,硝酸铝完全分解成氧化铝和两种气体(其体积比为4: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若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Al(NO3)3,通入水蒸气的作用是 。
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g)和B(g),发生反应:
A(g)+B(g)2C(g)+D(s) △H=a kJ·mol-1
实验内容和结果分别如下表和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 | 热量变化 | |
A | B | |||
Ⅰ | 600℃ | 1 mol | 3 mol | 96 kJ |
Ⅱ | 800℃ | 1.5 mol | 0.5 mol | —— |
A.实验Ⅰ中,10 min内平均速率v(B)=0.06 mol·L-1·min-1
B.上述方程式中a=-160
C.6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0.45
D.向实验Ⅱ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 mol A和1.5 mol B,A的转化率增大
25℃时,向10 mL 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加入0.1 mol·L-1盐酸,溶液pH随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OH-)=c(H+)+c(CH3COO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H)+c(CH3COO-)=0.05 mol·L-1
C.点③所示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H+)>c(OH-)
D.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H+)<c(CH3COO-)+c(Cl-)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将Al2(SO4)3、NaOH溶液相互滴加 | 鉴别Al2(SO4)3、NaOH溶液 |
B | 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少量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 说明KSP(AgCl)>KSP(AgI) |
C | 向NaHS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 HS-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化合物M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合成M的反应可表示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B.Y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C.可用FeCl3溶液或NaHCO3溶液鉴别X和Y
D.在NaOH溶液中,1 mol M最多可与5 mol NaOH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上图所示方法可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B.SiO2(s)+2C(s)=Si(s)+2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增大
D.C(s)+H2O(g)CO(g)+H2(g)(△H>0),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