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他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         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

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       ④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

(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溴歧化为Br和BrO3-并没有产生CO2则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离子

Na

Mg2+

Cl

SO42

浓度/(g·L-1)

63.7

28.8

144.6

46.4

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阳离子_______,获得产品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浓海水的利用率为90%,则1 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________g。

(4)由MgCl2·6H2O制备MgCl2时,往往在HCl的气体氛围中加热。其目的是         

 

(15分) (1)②③④ (2)3Br2+6CO32-+3H2O=5Br-+BrO3-+6HCO3- (3)Ca2+ Mg2++2OH-=Mg(OH)2↓ 62.64 (4)抑制MgCl2水解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混凝法是加入一种混凝剂(如:明矾、铁盐等),使水中细小的悬浮物质和胶体聚集成较大颗的颗粒而沉淀,然后过滤除去,海水中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去,不能进行海水淡化,错误;②改进工艺,尽可能减少新物质引入,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正确;③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水中元素种类很多,改进工艺可以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正确;④根据不同的提取原理可以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从而提高K、Br2、Mg的提取质量,正确,选②③④; (2)从浓海水吹出Br2,用纯碱Na2CO3 吸收,溴歧化为Br-和BrO3-并没有产生CO2,说明生成碳酸氢盐,再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及原子守恒配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Br2+6CO32-+3H2O=5Br-+BrO3-+6HCO3-。 (3)工艺流程合成步骤中加入石灰乳,沉降后,将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脱硫,用Ca2+沉淀SO42 -生成CaSO4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2++SO42 -=CaSO4↓,所以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阳离子是Ca2+,采用过滤的方法得到产品1为CaSO4 ,滤液中加入石灰乳,发生反应为Mg2++2OH-=Mg(OH)2↓,过滤、干燥的产品2为Mg(OH)2 ;溶液中m(Mg2+)=1 L×28.8 g/L×90%=25.92 g, Mg2+~Mg(OH)2 24 g 58 g 25.92 g m[Mg(OH)2] m[Mg(OH)2 ]=25.92 g×59÷24=62.64 g, (4)MgCl2 属于强酸弱碱盐,MgCl2 +2H2OMg(OH)2+2HCl,在加热的过程中水解程度增大,为了抑制MgCl2水解,由MgCl2·6H2O制备MgCl2时,往往在HCl的气体氛围中加热。 考点:考查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3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SiO2、Al2O3)为原料生产。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重铬酸钾(K2Cr2O7)的主要工艺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工艺流程所涉及元素中属于过渡元素的有       。铁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2)操作Ⅱ的名称是              

(3)固体X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沉淀Y的主要成分是            

(4)流程中①酸化所用的酸和②钾盐Z最合适的是(填符号)________,

A.盐酸和氯化钾           B.硫酸和氯化钾 

C.硫酸和硫酸钾          D.次氯酸和次氯酸钾

酸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FeO·Cr2O3与氯酸钾、氢氧化钠高温反应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16分)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拆开1 mol H2、1 mol O2和液态水中1 mol O—H键使之成为气态原子所需的能量分别为436 kJ、496 kJ和462 kJ;CH3OH(g)的燃烧热为627 kJ·mol-1

则CO2(g)+3H2(g)CH3OH(g)+H2O(l)  H=    kJ·mol-1

(2)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6H2(g) 满分5 manfen5.comCH3OCH3(g)+3H2O(l)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已知在某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该反应的H     0,(填“>”或“<”)。

若温度不变,减小反应投料比[n(H2)/n(CO2)],则K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满分5 manfen5.com

③某温度下,向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g)与H2(g)发生上述反应,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二氧化碳的浓度           B.容器中的压强

C.气体的密度               D.CH3OCH3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3)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至溶液中的Ca2+刚好完全沉淀时,则溶液中c(CO32)=       。[已知:Ksp(CaCO3)=2.8×10-9]

(4)以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的燃料电池为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500 mL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装置如图所示:请写出电解过程中Y 电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                    ;当燃料电池消耗2.8 L O2(标准状况下)时,计算此时:NaCl溶液的pH=     (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14分)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

CO(NH2)+2NaOH+NaClO = Na2CO3+N2H4·H2O+NaCl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

(1)将氯气通入到盛有NaOH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二: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 ℃馏分。(已知:N2H4·H2O+2NaClO N2↑+3H2O+2NaCl)

(2)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填标号A或B);

A.NaOHNaClO混合溶液

B.CO (NH2) 2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                                 

实验三测定馏分中肼含量

水合肼具有还原性,可以生成氮气。测定水合肼的质量分数可采用下列步骤:

a.称取馏分5.000 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经稀释、转移、定容等步骤,配制250 mL溶液。

b.移取25. 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 mL水,摇匀.

c.用0.2000 mol/L碘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微黄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记录消耗碘的标准液的体积。

d.进一步操作与数据处理

(3)水合肼与碘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滴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原因是                

(4)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             滴定管中(选填:“酸式”或“碱式”) ;若本次滴定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为18.00 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为获得更可靠的滴定结果,步骤d中进一步操作主要是:                

 

查看答案

25°C时,c(CH3COOH)c(CH3COO)0.1 mol/L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

c(CH3COO)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pH5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B.溶液中:c(H)c(Na)c(CH3COO)c(OH)

C.由W点可以求出25°C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

D.pH 4的溶液中:c(H)c(Na)c(CH3COOH)c(OH)0.1 mol/L

 

查看答案

将10.7 g Mg、Al和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标准状况下3.36 L气体。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盐酸中,生成标准状况下7.84 L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沉淀物质的量为

A0.1 mol             B0.2 mol           C0.25 mol          D0.3 mo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