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6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部分装置),将氯气依次通过下列装置以验证氯气...

(16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部分装置),将氯气依次通过下列装置以验证氯气的性质:

满分5 manfen5.com

(1)通入氯气后,A中的现象是             。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B瓶的溶液中有一部分SO32-氧化成SO42-。计试验方案,检验B瓶溶液中Cl-和SO42-的存在。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B瓶中溶液于一干净试管中,滴加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B瓶溶液中存在SO42-

满分5 manfen5.com步骤2:另取适量B瓶中溶液于试管一干净试管中,滴加过量的2 mol/L HNO3和l mol/L Ba(NO3)2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3:取步骤2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于一干净试管中,滴加0. 1 mol/L AgNO3溶液,振荡。

        

实验步骤2的目的是:   

(3)为准确测定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C瓶中剩余FeCl2的物质的量。实验如下:

①配制250 mL 溶液:将C瓶中全部溶液取出盛于250 mL容量瓶中,并准确配制成250 mL溶液。确保C瓶中的溶液全部取出(溶质无损失),需进行的操作是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20 mol/L KMnO4溶液装入    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 mL。

(反应方程式: Fe2++MnO4-+H+ Fe3++Mn2++H2O,未配平)

③计算:C瓶中剩余FeCl2的物质的量,n(FeCl2)     mol。

 

(1)溶液变蓝色(2分); 2Fe2++Cl2=2Fe3++2Cl-(2分); (2) 实 验 步 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过量稀盐酸和适量的BaCl2溶液,振荡 (2分)。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B瓶溶液中存在Cl-(2分) 除去溶液中的SO32-和SO42-,防止对Cl-检测的干扰。(2分) (3)将C瓶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用少量蒸馏水洗涤C瓶2~3次,并转入容量瓶(2分);酸式滴定管(2分);0.01V(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A中通入氯气会置换出I2,淀粉遇I2变蓝。氯气进入到C装置中将FeCl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2)溶液中有SO32-和SO42-,SO32-对SO42-的检验有干扰作用,所以先加盐酸酸化,排除SO32-,再加BaCl2溶液;检验Cl- 用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B瓶溶液中存在Cl—,SO32- SO42-也会和AgNO3溶液生成沉淀,步骤2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SO32-和SO42-,防止对Cl-检测的干扰。 (3)①确保C瓶中的溶液全部取出,就要将C瓶洗涤干净,操作是:将C瓶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用少量蒸馏水洗涤C瓶2~3次,并转入容量瓶。②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要装到酸式滴管中。③将方程式配平为:5Fe2++MnO4-+8H+=5 Fe3++Mn2++4H2O,反应消耗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为:2×10-4Vmol,则滴定的Fe2+物质的量为:2×10-4Vmol×5=10-3Vmol,那么C瓶中剩余FeCl2的物质的量为10-3Vmol×10=0.01V。 考点:离子的检验、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3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B同周期、A与D同族,A原子核外有两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都大,C原子在同周期原子中半径最大(稀有气体   除外);E与C位于不同周期,E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C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B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的空间构型为     

(3)A、B、D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4)D单质比化合物DA的熔点      (填“高”或“低”),理由是     

(5)已知A、C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按1∶1∶2的原子个数比可形成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

某温度T1时,向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I2(g),发生反应:H2(g)+I2(g) 满分5 manfen5.com2HI(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n(H2)/mol

n(I2)/mol

0

0.9

0.3

t1

0.8

 

t2

 

0.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满分5 manfen5.com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I2(g)转化率增大,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的H2和I2(g)都为0.5mol,达到平衡时n(HI)=0.2 mol

D.升高温度至T2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18,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B.某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显碱性,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Y-)>c (OH-)>c(H+)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c(OH-)c(H+)+c(CH3COOH)

D.25 ℃,pH=12的氨水和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c(H+)>c(OH-)

 

查看答案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4 g白磷中含有共价键数为0.4 NA

B.3Fe+4H2O(g) 满分5 manfen5.com Fe3O4+4H2反应中,当5.6 g Fe全部转化为Fe3O4时,则有0.3 NA电子发生转移

C.在1 L 0.1 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等于0.1 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18 g 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A

 

查看答案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Kw=1.01×10-14的某无色溶液:NH4+、K+、AlO2-、Cl-

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Ba2+、HCO3-、NO3-

D.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K+、Na+、NO3-、C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