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Kw=1.01×10-14的某无色溶液:NH4+、K+、AlO2-、Cl-
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Ba2+、HCO3-、NO3-
D.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K+、Na+、NO3-、Cl-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 制备Fe(OH)3胶体 |
B | 将CO2通入水玻璃溶液中 | 证明C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i |
C | 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D | 淀粉与稀H2SO4共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验证淀粉水解产物有无还原性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ClO4、H2SO4、CH3COOH、H2CO3酸性依次减弱
B.Cl-、Na+、Mg2+、F-的半径依次减小
C.Na、Mg、Al失电子能力随最外层电子的增加而增强
D.HI、HBr、HCl、HF的沸点依次降低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饮用牛奶和豆浆可以缓解重金属引起的中毒
B.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其燃烧产物中的SO2,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C.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等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D.混凝法、中和法和沉淀法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化学方法
(12分)(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如图所示。
①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其中B历程农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使用催化剂
(3)一定温度下,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CO2(g) H2O (g)+CO(S),已知c(CO)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I如图所示,
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I变为曲线II和曲线III。 当曲线I变为曲线II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当曲线I变为曲线III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甲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合成乙酸。通常状况下,将0.2 mol/L的乙酸与0.1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1)下图所示都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能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____________,其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请简述检验装置III的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利用铜和浓硫酸制取SO2,可选择上述气体发生装置的_________来实现。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用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配制1 mol/L的稀硫酸500mL,则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_________。
(5)①若在100 ml 18 mol/L浓硫酸中加入过最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A.40.32 L B.30.24 L C.20.16 L D.13.44 L
②若使上述反应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