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2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

(12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L、2 mol/L、18.4 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硫酸于试管中;

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反应快慢:

Mg>Fe>Cu

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主要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Cl-、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结论。他取了两片纯度、质量、表面积均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a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原因是正确的。依次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12分)(1)探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分);温度相同(1分); (2)Mg(或Fe)和0.5 mol/L硫酸和2 mol/L硫酸(2分);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者测定得到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2分); 实验二:①原因Ⅱ: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2分); 原因Ⅴ:Cl-、SO42-均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但Cl-影响更小(或SO42-影响更大)(2分) ②反应速率加快(1分);反应速率减慢(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甲同学的实验加入了等体积、等浓度的硫酸和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目的是探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应该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进行,只有金属的种类不同,因此还需控制的主要实验条件是实验温度相同;(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定量实验。由于在浓硫酸中硫酸主要以酸分子的形式存在,而且在室温下。Fe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因此不能使用,Cu活动性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的后边,不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也不能使用。所以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Mg(或Fe)和0.5 mol/L硫酸和2 mol/L硫酸;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测定一定时间内相同金属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或者测定得到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二:①根据题目已给出的猜测,可推知原因Ⅱ可能是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原因Ⅴ可能是Cl-、SO42-均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但Cl-影响更小(或SO42-影响更大);②取了两片纯度、质量、表面积均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若观察到实验a中反应速率加快,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实验b中反应速率减慢,证明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即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次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实验探究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Z的原子序数为29,而Q、R、X、Y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R原子有3个未成对电子; 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④ 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msnmpn请回答下列问题:

1R的氢化物RH3中R采取______杂化,其键角_____109°28′(选填“>”、“=”或者“<”)。

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代号)_____。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3下列与H2X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选填字母代号)      

a.CH4           b.H2S            c.NO2               d.NH2-

4X和Y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晶体(填晶体类型),30 g该晶体有_____mol共价键

5Z是     (填元素符号),它位于周期表的       区,其晶体的三维堆积模型见图,

满分5 manfen5.com

称之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其配位数为      。Z2+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1Z2+与4个RH3配位键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_离子(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

(8分)恒容体系,发生如下反应2A(g)满分5 manfen5.comB(g)xC(g) ΔH,起始时BC物质的量浓度为0A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某课外活动小组一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T1T2表示不同的反应温度)。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实验Ⅲ中,0~20min的时间内,v(A)=                 

(2)分析实验I和实验II的数据,可知x=    ;分析实验II和实验Ⅲ的数据,可知反应热ΔH    0(选填“>”、“=”或者“<”)。

(3)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选填代号字母)      

aA的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用A、B、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1x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的同时生成2n mol A

e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4)T1时,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若充入a mol A、b mol B、c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0.4,则a、b、c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

(6分)(1)石墨是层状结构,如下图所示。每一层内的碳原子间通过sp2杂化形成      (填字母同);层与层间存在       ;石墨的每一个碳原子经过sp2杂化后,还剩下1个未成对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能够作定向移动,而石墨还具有导电性,所以还存在       

满分5 manfen5.com

a:σ键   

b:π键   

c:氢键    

d:配位键   

e:范德华力   

f:金属键    

g:离子键

(2)请”或“”填与下列空格中

①熔点:Na      Mg     ②硬度:金刚石      晶体硅     ③晶格能NaI      NaBr

 

查看答案

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满分5 manfen5.comPCl5(g) 达平衡时PCl5为0.40 mol,如果此时再加入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A.小于0.40 mol     B.大于0.80 mol

C.等于0.80 mol       D.大于0.40 mol,小于0.80 mol

 

查看答案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满分5 manfen5.com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0~3s内,反应速率为:

v(NO2)=0.2 mol·L-1

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