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变棕黄...

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变棕黄色       B.变浅绿色     C.变棕红色         D.没有改变

 

A 【解析】 试题分析: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Fe2+被硝酸氧化为Fe3+,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硝酸的氧化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能证明下列物质具有漂白性的是

A.向加有酚酞的NaOH溶通入氯气,液立即褪色

B.向加有酚酞的水中投入少量Na2O2粉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显红色的酚酞溶液中通入SO2后,红色褪去

D.向溶有KMnO4的酸性溶液中通入SO2后,溶液紫红色褪去

 

查看答案

下列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自然界中“氮的固定”         B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C.食物腐败变质                   D.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查看答案

化学与科技、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H小于7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B明矾溶于水可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常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C.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SO2污染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查看答案

某化学反应2A满分5 manfen5.com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满分5 manfen5.com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

(4)实验2达到平衡时,A的平衡转化率为

 

查看答案

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是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a.C(s)+ O2(g) CO2(g)                H=E1      

b.C(s) + H2O(g) CO(g)+ H2(g)        H=E2      

H2(g)+ 1/2 O2(g) H2O(g)         H=E3      

CO(g)+ 1/2 O2(g) CO2(g)           H=E4      

回答:

(1)与途径a相比,途径b有较多的优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哪个反应H >0?________________

(3)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

A、a比b多         B、a比b少        C、a与b在理论上相同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E、E、E之间的关系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