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6分) 化工厂常用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气,其反应式为3Cl2+8NH3=6NH4...

(6分) 化工厂常用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气,其反应式为3Cl2+8NH3=6NH4Cl+N2,当有160.5克NH4Cl产生时,被氧化的氨气是多少克?反应的氯气的体积为多少(标准状况下)?

 

(6分)17克(3分)33.6升(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60.5g氯化铵的物质的量是160.5g/53.5g/mol=3mol,根据发生的反应 3Cl2+8NH3=6NH4Cl+N2, 3 8 6 n(Cl2) n(NH3) 3mol 参加反应的氨气中有2/8=1/4的氨气被氧化,3mol氯化铵产生时参加反应的氨气的物质的量是4mol,被氧化的氨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被氧化的氨气的质量是17g;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生成氯化铵物质的量的一半,即1.5mol,则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5mol×22.4L/mol=33.6L。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8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                     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E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       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保留1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5)配制硫酸溶液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结果偏高的是          (填序号)

①未洗涤烧杯、玻璃棒

②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定容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查看答案

(10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NaCl、K2CO3、Na2SO4和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此白色固体溶解于水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滤液为无色。

①将部分沉淀移入试管中,加入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且有气体生成。

②在滤液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不可能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

(2)试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6分)将下列离子Na+、K+、Cu2+、H+、NO3、Cl、CO32-、OH按可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情况,把他们分成A、B两组,而且每组中均含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7分)已知: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                                 _。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

 

查看答案

(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2)写出钠放入FeCl3溶液中                                        

(3)制取漂白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