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SO42- 等离子...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SO42- 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2SO4 、NaAlO2NH3•H2O

B.原溶液中含有的Fe3+、Mg2+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C.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3OH-= Al(OH)3↓, Mg2++2OH= Mg(OH)2↓,Fe3++3OH-=Fe(OH)3

D.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必定有H+、NH4+、Al3+,但不能肯定Mg2+和Fe3+中的哪一种

 

A 【解析】 试题分析:加入0-a段,加入NaOH溶液后没有生成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H+或HCO3-,由于后面有沉淀生成及部分沉淀溶解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铝离子,由于HCO3-和Al3+会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所以一定不存在HCO3-,因此一定存在H+;a-b段生成沉淀消耗了6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3+、Al3+,根据c-d段部分沉淀溶解,可知一定存在Al3+,根据图象氢氧化铝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剩余的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由OH-~AlO2-可知消耗溶解氢氧化铝消耗了a体积氢氧化钠,所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消耗了3a体积氢氧化钠,另一种离子生成的沉淀的量也消耗3a体积氢氧化钠,说明另一种离子为+3价离子,只能为Fe3+,故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Mg2+;再由b-c段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氢氧根离子与NH4+发生了反应,即溶液中一定存在NH4+;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A、d点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lO2,所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NaAlO2、NH3•H2O,故A正确;B、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Mg2+;故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铁离子、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Fe3++3OH-=Fe(OH)3↓,故C错误;D、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Fe3+、Al3+,一定不存在镁离子,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图像的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 42— H+

B.含有CO32—的澄清透明溶液中:K+NO3ClNa+

C.pH=2的溶液中:ClOSO32—Na+ K+

D.能与铝粉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a+Al3+CH3COO  I

 

查看答案

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不能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查看答案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酸性:盐酸>硅酸

B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熔点:氧化铝>铝

C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铝片

铝片不溶解

常温下,铝不与浓硫酸反应

D

向某无色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溶液中含有Br

 

 

查看答案

氰气的化学式为(CN)2,它的性质和卤素相似,称为拟卤素,对其性质和有关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gCN难溶于水

B.MnO2不能与HCN反应生成(CN)2

C.HCN易形成白雾

D.(CN)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N、NaCNO和H2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