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在50 mL a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入6.4 g Cu,固体全部溶解...

在50 mL a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入64 g Cu,固体全部溶解,且还原产物只有NO2和NO。将反应后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测得c(NO3-)=4 mol·L-1

(1)稀释后的溶液中c(H+)=             mol·L-1

(2)若a=10,则生成的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治理氮氧化物污染的方法之一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反应原理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若上述混合气体被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吸收,则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1)2 (2)0.05 (3)100 【解析】 试题分析:(1)在稀释后的溶液中含有Cu(NO3)2、HNO3。根据物料守恒可得n(NO3-)=2n(Cu2+)+n(H+).n(Cu2+)=6.4g÷64g/mol=0.1mol; n(NO3-)=4 mol/L×0.1L=0.4mol。所以n(H+)= 0.4mol-2×0.1mol=0.2mol.稀释后的溶液中c(H+)=n(H+)÷V=0.2mol÷0.1L=2mol/L。(2)若a=10,n(HNO3)(总)=0.05L×10mol/L=0.5molL; 根据n(HNO3)( 剩余)=0.2mol.则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3mol.开始的硝酸为浓硝酸,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 硝酸变为稀硝酸,发生反应: 3Cu+8HNO3(稀)=2Cu(NO3)2+2NO↑+4H2O假设产生的NO2、N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根据方程式中Cu与硝酸的物质的量关系可得x/2+3y/2=0.1;2x+4y=0.3.解得x=0.05;y=0.05.因此生成的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3)由方程式可以看出n(NOx)=n(NaOH).n(NOx)=n(NO2)+n(NO)= 0.05+0.05=0.1mol。所以n(NaOH)=0.1mol.V(NaOH)=n÷C=0.1mol÷1mol/L=0.1L=100ml。 考点:考查守恒法在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中的应用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安徽省从2013年12月1日零时起,车用汽油升级为“国”标准,对二氧化硫的排放有了大大的改善。已知SO2可以用Fe( NO3)3溶液吸收, 01mol/L的Fe(NO3)3 溶液的pH=2。某学习小组据此展开如下相关探究:

探究I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探究:

(l)取128g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N2一段时间后再加入20 mL 18 mol•L-1的浓硫酸,加热。装置A中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烧瓶中仍有铜片剩余。

满分5 manfen5.com

该小组同学认为烧瓶中除有铜片剩余外还应有较多的硫酸剩余,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欲通过测定产生气体的量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_         

A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重

B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后,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测量所得沉淀的质量

C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定其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

探究II装置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探究:

(2)加入浓硫酸之前先通N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                                 

(3)经过讨论,该小组对装置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猜想(不考虑各因素的叠加):

猜想1: 装置A中的白雾进入B参与反应

猜想2:SO2被Fe3+氧化为SO42-

猜想3:                                  

(4)甲同学认为只要在装置A、B间增加洗气瓶C,就可以排除装置A中白雾影响,则C中盛放的试剂是                      

(5)乙同学取出少量装置B中清液,加入几滴酸性高锰酸钾,发现紫红色褪去,据此认为猜想2成立。你是否同意其结论?并说明理由:                                    

【思考与交流】

(6)实验结束后,若使烧瓶中铜片继续溶解,下列方案(必要时可加热)可行的是         

A打开弹簧夹,通入O2                  B由分液漏斗加入H2O2溶液

C由分液漏斗加入NaNO3溶液            D由分液漏斗加入Na2SO4溶液

 

查看答案

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探究。

(1)已知发生装置如图所示。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            (填序号)

满分5 manfen5.com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该小组关于实验中可制得氯气体积(标准状况)的讨论正确的是             

A若提供04 mol HCl,MnO2不足量,则可制得氯气224 L

B若提供04 mol HCl,MnO2过量,则可制得氯气224 L

C若有04 mol HCl参与反应,则可制得氯气224 L

D若有04 mol HCl被氧化,则可制得氯气224 L

(3)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有________       (填微粒符号)

(4)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5)该小组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Cl2进行尾气处理。

请完成吸收初期的化学方程式:Cl2+Na2SO3+2 NaOH= ________________            

吸收一段时间后,某同学取出2mL吸收后的溶液(强碱性)于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向其中滴加3~4滴淀粉-KI溶液,发现溶液先变蓝,随即又褪去。溶液先变蓝,说明吸收后的溶液中存在         (填微粒符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蓝色褪去的可能原因                                   。

 

查看答案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SO2 +(  )MnO4 +(       =(       +(  )Mn2+ +(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2)乙同学认为甲的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丙同学: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满分5 manfen5.com

(3)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4)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                                              

(5)装置C中的高锰酸钾溶液也可以替换为               

A足量I2的淀粉溶液   B足量饱和NaHCO3溶液   C足量Na2SO3溶液    D足量溴水

 

查看答案

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NO气体448 L(标准状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则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始加入合金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3mol 

B反应中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mL

D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102g

 

查看答案

某固体物质和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5,则发生反应的物质不可能是

AZn和浓H2SO4    BC和浓HNO3    CNa2O2和NH4Cl浓溶液    DCu和浓HNO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