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满分5 manfen5.com

Ⅰ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        (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2)装置A、E、E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                     

(3)装置F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已知氯气与氨气可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的反应。实验时打开弹簧夹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                ,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                                                        

Ⅱ探究某些物质的性质

(4)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5)若利用装置A、E进行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将装置B、C分别与F相连后,进行H2S与SO2反应的实验。F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的烧杯所起的作用是                  

 

(1)D;ad (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3)氯气;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NaOH溶液,并且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所产生的气体,如果试纸变蓝,则证明该固体是铵盐,含有NH4+。 (4)装置E中的NaBr溶液变成橙红色 (5)CH2=CH2+Br2=CH2Br—CH2Br (6)SO2+2H2S=3S↓+2H2O;吸收尾气 【解析】(1)制取氨气可用加热浓氨水,用碱石灰干燥,但不能用五氧化磷及氯化钙干燥,氨气会与氯化钙反应; (2)制取干燥的氯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 (3)向烧瓶中先通入氯气,然后再通入氨气,因氯气有颜色,用利于观察。一开始先通入NH3,由于弹簧夹3打开,容易形成喷泉。证明NH4+存在,切记实验设计的环节。 (4)利用氧化性Cl2置换Br2来说明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为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Mg和Al都可以用电解法冶炼得到

BNa2O2Na2O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用过量的KSCN溶液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D.Mg和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查看答案

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的氧化物,则Li与氧气反应也能生成Li2O或Li2O2

BNa2O2CO2反应生成Na2CO3O2,则Na2O2SO2反应可生成Na2SO3O2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Fe与I2反应可生成FeI3

D.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Al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查看答案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事实

结论

A

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

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B

HCl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C

氧化铜高温下生成红色物质,该物质可与稀硫酸反应

氧化铜高温下可分解生成Cu2O

D

稀、浓硝酸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分别为NO和NO2

稀硝酸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查看答案

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的是

A.分别加热两种固体,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分别取两种固体溶于水,滴加Ba(OH)2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沉淀

C.分别取两种固体各1 g,滴入几滴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

D.分别取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称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