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17 g NaCl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2)配制1mol·L-1的NaCl溶液500mL,需要该溶液的体积为多少?
(3)向(2)所配制的溶液中再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 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通入HCl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多少?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的NaCl溶液0.5 L,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2)所需仪器为:托盘天平、还需要那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
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原因是: 。
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1)CO32—+2H+=CO2↑+H2O:
(2)Cu2++2OH—=Cu(OH)2↓:
(3)Zn+2Ag+=Zn2++2Ag :
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A | -11.5 | 198 | 1.11 | A、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 |
B | 17.9 | 290 | 1.26 |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
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若0.3mol氯气生成则若0.3mol氯气生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在300 mL2mol/L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此溶液中含H+的物质的量是 ,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其中含有 个SO
,SO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