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化学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后,对教材中Fe2+氧化为Fe3+的实验进一步思考,并...

某化学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后,对教材中Fe2+氧化为Fe3+的实验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Cl2能将Fe2+氧化为Fe3+,那么Br2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

环节一:理论推测

部分同学认为Br2I2都可能将Fe2+氧化为Fe3+,他们思考的依据是                              

部分同学认为Br2I2都不能将Fe2+氧化为Fe3+,还有同学认为Br2能将Fe2+氧化为Fe3+I2不能。他们思考的依据是从上到下卤素单质氧化性减弱。

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 mL稀盐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取上层清液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

试管

操作

现象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 FeCl2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

溶液为黄色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 FeCl2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

溶液为黄色

环节三: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1)同学甲认为①中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同学乙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同学甲的结论。请你帮助同学乙完成实验:

实验2:

操作

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2)该小组同学对②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FeCl2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                                                            

实验3:进行实验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操作

现象

向试管②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静置后,上层溶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为紫色;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浅红色

 

同学丙认为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是“可能2”成立,同学丁认为不严谨,于是设计了实验4:

实验4:

操作

现象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FeCl2溶液,滴加0.5 mL碘水后,再加入0.5 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静置后,上层液为紫色,下层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没有出现浅红色

 

你认为实验4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同学丁根据实验4现象得出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碘水与FeCl2溶液反应的程度很小。

(3)Cl2Br2I2氧化Fe2+的能力逐渐减弱,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环节一:均为ⅦA族单质,氧化性均较强 环节三:(1)2Fe2++Br22Fe3++2Br- 操作 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取少量①中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振荡 溶液变为红色   (2)可能2:碘水与FeCl2溶液发生反应,黄色是Fe3+溶液的颜色。 Fe2+与空气接触会被氧化,加入乙酸乙酯既可作为萃取剂又能起到液封的作用,这样可以减少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3)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减弱。 【解析】环节一:Cl2、Br2和I2同为ⅦA族的单质,而ⅦA族的单质都有较强的氧化性。 环节三:(1)2Fe2++Br22Fe3++2Br-,因为较稀的溴水和碘水也都是黄色的,所以为了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正确,还需要进行Fe3+的检验,可以选用KSCN溶液。 (2)碘水与FeCl2溶液发生了反应,黄色是Fe3+溶液的颜色。 即使碘水不与FeCl2溶液发生反应,经萃取后FeCl2溶液在上层,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了FeCl3,为了避免该种情况的出现,实验4用乙酸乙酯作保护剂。 (3)Cl2、Br2、I2都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减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上以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杂质不溶于水和酸)为原料,制备蓝色晶体G,其化学式为[Cu(NH3)4]SO4·H2O,涉及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25 ,几种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和完全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

 

Fe(OH)2

Cu(OH)2

Fe(OH)3

Ksp

8.0×10-16

2.2×10-20

4.0×10-38

完全沉淀pH

9.6

6.4

3.2

 

(1)加快黄铜矿焙烧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                                             (写两种)

(2)加入双氧水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试剂X的化学式为        

(3)常温下,0.1 mol/L试剂YpH=11,则该温度下,试剂Y的电离常数为    ,pH试纸测该溶液pH的方法是                          

(4)已知Cu(OH)2+4NH3·H2O满分5 manfen5.com[Cu(NH3)4]2++2OH-+4H2O,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5)在溶液N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

硫铁矿烧渣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中间产物,主要成分是Fe3O4Fe2O3FeO和二氧化硅等。下面是以硫铁矿烧渣制备高效净水剂聚合硫酸铁的流程图:

满分5 manfen5.com

(1)实验室实现“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玻璃棒和烧杯。“操作Ⅲ”系列操作名称依次为        、过滤和洗涤。 

(2)“酸溶”过程中Fe3O4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硫铁矿烧渣在“酸溶”前要粉碎的主要目的是                                              

(4)实验室检验“反应Ⅰ”已经完全的试剂是    ,现象是                                   

(5)加入适量H2O2的目的是氧化Fe2+,写出H2O2氧化Fe2+Fe3+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

合肥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的实验现象是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从C中有少量的气泡冒出,此气泡的成分是                

(2)用“可抽动的铁丝”代替“直接投入铁片”的优点是                                                                ;

反应结束后,不需要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他们对A中溶液的金属阳离子进行了探究。

①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只存在Fe2+;

假设2:                                    ; 

假设3:溶液中存在Fe2+Fe3+

②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1,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限选试剂: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淀粉KI溶液、KSCN溶液。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框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弱

B.在反应①中硫酸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C.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3SCN-+E3+满分5 manfen5.comE(SCN)3

D.在③反应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红褐色沉淀

 

查看答案

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满分5 manfen5.comCu2++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一同学对某次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加入

试剂

稀硫酸

浓硫酸、

加热

稀硝酸

浓硝酸

实验

现象

红色固体和

蓝色溶液

无色气体

无色气体和

蓝色溶液

红棕色气体

和蓝色溶液

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  )

A.Cu            B.一定有Cu,可能有Cu2O

C.Cu2O          D.一定有Cu2O,可能有Cu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