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分子数为0.1 NA
B.将1 mol Cl2通入到水中,则N(HClO)+N(Cl-)+N(ClO-)=2NA
C.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NA
D.7.8 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Na2S的电子式:
B.铯137:137Cs
C.O2-的结构示意图:
D.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
下列微粒中,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
A. B.
C.26R3+ 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8 g熔融KHSO4与3.9 g熔融Na2O2中阴离子数目相同
B.某金属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与Cl-形成的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二硫化碳是直线形非极性分子,其电子式为
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可表示为18Cl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K+与Ar的结构示意图相同
B.Na2O的电子式是
C.通常状况下,1.5 mol氧气与0.5 mol氮气混合后气体的总体积为44.8 L
D.乙烷、乙烯和苯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3、CH2=CH2和
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 (NH4)2CO3(aq)ΔH1
反应Ⅱ:NH3(l)+H2O(l)+CO2(g) NH4HCO3(aq)Δ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Δ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
①ΔH3________0(填“>”、“=”或“<”)。
②在T1~T2及T4~T5两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
(3)利用反应Ⅲ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个)。
(4)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__________。
A.NH4Cl B.Na2CO3
C.HOCH2CH2OH D.HOCH2CH2N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