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OH)3胶体虽然是由FeCl3溶液制得,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
A.都呈透明的红褐色
B.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
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
D.当有光线透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B.可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故也能通过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铝
C.铝热剂、盐酸、水玻璃、双氧水、明矾均为混合物
D.Na2O2、MgCl2、NaOH、NH4Cl均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首先发现了入射光透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的是 ( )。
①鸡蛋白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硫酸钠溶液;⑤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⑥肥皂水
A.② B.①③ C.⑤⑥ D.④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酸性氧化物均可与可溶性碱起反应
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下均为气态
C.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D.氧化物与水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mol·L-1。
(2)某同学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 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 g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配制2 000 mL 2.3 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