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

已知:①氧化性:满分5 manfen5.com >Fe3>I2;还原性:满分5 manfen5.com>I;②KI+I2满分5 manfen5.com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4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向第四份试液中加K3Fe(CN)6溶液,根据是否得到具有特征蓝色的沉淀,可检验是否含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蓝色的沉淀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不适合作为食盐加碘剂,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2IO3+5SO32+2H=I2+5SO42+H2O的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0.01mol·L1KIO3

酸性溶液(含淀粉)

的体积/mL

0.01mol·LNa2SO3

溶液的体积/mL

H2O的

体积/mL

实验

温度

/℃

溶液出现

蓝色时所

需时间/s

实验1

5

V1

35

25

t1

实验2

5

5

40

25

t2

实验3

5

5

V2

0

t3

 

表中数据:t1      t2(填“>”、“<”或“=”);表中V2=___________mL

 

(共14分) (1)① Fe2+  ,  Fe 3[Fe(CN)6]2      (各1分) ②IO3-+5I-+6H+=3I2+3H2O   2Fe3++2I-=2Fe2++I2  (各2分) (2)O2+4KI+2H2O=2I2+4KOH (2分) 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I2和KI,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2分) (3)< ; 40  (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Fe2+与铁氰化钾溶液有特征反应现象。 ②应用信息:“氧化性:IO3->Fe3+>I2”,说明IO3-和Fe3+均能氧化I-生成I2。 (2)KI被潮湿空气氧化而引起损失,所以考虑I-被氧气氧化形成I2升华从而造成损失。 根据已知信息:“KI+I2 KI3”解析其性质不稳定性,易发生分解过程。 (3)由表格信息可知,三组实验为平行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规则,因此这三组实验溶液的总体积都等于50 ml,因此V2=40 ml。实验1和实验2比较,实验2中水的体积多,说明溶质浓度比实验1中的要小,反应速率慢,所用时间长,所以t1<t2 考点定位:考查了离子的检验,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题干信息的读取和分析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充电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溶液中c(H+)=2.0 mol·L-1,阴离子为SO42-,a、b均为惰性电极,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下列对此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放电过程中,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

B.充电时,b极接直流电源正极,a极接直流电源负极

C.充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VO2++2H++e= VO2+ +H2O

D.放电时,当转移1.0 mol电子时共有1.0 mol H+从左槽迁移进右槽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H2S通入FeCl3溶液中会产生淡黄色沉淀,继续通入则会产生黑色沉淀

B.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将NaOH溶液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作为末温度

C.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常用蒸馏法

D.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Cl2

 

查看答案

某金属(A)在TK以下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左下图所示,T K以上转变为右下图所示结构的基本结构单元,在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A原子间距离相同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在T K以下的纯A晶体中,与A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A原子数为______个;在T K以上的纯A晶体中,与A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A原子数为___________;

(2)纯A晶体在晶型转变前后,二者基本结构单元的边长之比为(TK以上与TK以下之比)___________。

(3)左上图的的堆积方式为                        , 经测定其结构和性质参数如下表所示

金属

相对原子质量

分区

密度/g·㎝-3

原子化热/kJ·mol-1

Na

22.99

s区

0.960

108.4

A

60.20

d区

7.407

7735

 

则A原子的原子半径为             pm,试解释该晶体原子化热很高的原因                       

(已知满分5 manfen5.com,7.407≈满分5 manfen5.com,1pm=10满分5 manfen5.comm)

 

查看答案

地球的海水总量约有1.4×1018t,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库。

(1)如图利用海水得到淡水的方法为                 

满分5 manfen5.com

(2)电渗析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较好的海水淡化技术,其原理如下图。a是电源的           极;Ⅰ口排出的是           (填“淡水” 或“浓水”)。

满分5 manfen5.com

(3)海水淡化后的浓水中含大量盐分(主要含有Mg2、Ca2+、Fe3和SO42),排入水中会改变水质,排到土壤中会导致土壤盐碱化,故不能直接排放,可以与氯碱工业联产。

电解前需要把浓水精制,所需试剂主要包括:HCl、NaOH、BaCl2、Na2CO3等),其中HCl的作用主要是                                

(4)铀是核反应最重要的燃料,其提炼技术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核工业或核武器的发展水平,海水中铀以UCl4形式存在(以离子形式存在),每吨海水只含3.3毫克铀,海水总量极大,铀总量相当巨大。不少国家正在探索海水提铀的方法。现在,已经研制成功一种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它专门吸附海水中的铀,而不吸附其他元素。其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脂用HR代替),发生离子交换后的离子交换膜用酸处理还可再生并得到含铀的溶液,其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子交换树脂法是制备纯水(去离子水) 的主要方法。某阳离子交换树酯的局部结构可写成(如图)。该阳离子交换树脂是由单体苯乙烯和交联剂对二乙烯基苯聚合后再经             反应得到的。自来水与该离子交换树脂交换作用后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满分5 manfen5.com

(6)中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水的总硬度不能过大。如果硬度过大,饮用后对人体健康与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暂时硬水的硬度是由        (填阴离子符号)引起的,经       (填操作名称)后可被去掉。永久硬水的硬度可由离子交换法去掉。

 

查看答案

已知: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g(4℃)、0.34g(25℃)、6.8g(95℃)。乙醚的沸点为34.6℃。实验室常用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其原理为:2C6H5―CHO+NaOH满分5 manfen5.comC6H5―CH2OH+C6H5―COONa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如图所示装置中加入适量 NaOH、水和苯甲醛,混匀、加热,使反应充分进行。

满分5 manfen5.com

②从冷凝管下口加入冷水,混匀,冷却。倒入分液漏斗,用乙醚萃取、分液。水层保留待用。将乙醚层依次用10%碳酸钠溶液、水洗涤。

③将乙醚层倒入盛有少量无水硫酸镁的干燥锥形瓶中,混匀、静置后将其转入蒸馏装置,缓慢均匀加热除去乙醚,收集198℃~204℃馏分得苯甲醇。

④将步骤②中的水层和适量浓盐酸混合均匀,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得粗产品,将粗产品提纯得苯甲酸。

(1)步骤②中,最后用水洗涤的作用是    。将分液漏斗中两层液体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先       

(2)步骤③中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   

(3)步骤④中水层和浓盐酸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混合物冷却的目的是   

(4)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