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Ⅰ)铜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与...

(Ⅰ)铜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与过量氯气反应得固体A,用稀盐酸溶解A,然后加试剂调节溶液的pH后得溶液B,溶液B经系列操作可得氯化铜晶体,请回答:

   (1)固体A用稀盐酸溶解的原因是                  

(2)检验溶液B中是否存在Fe3+的方法是         

(3)已知元素在高价态时常表现氧化性,若在酸性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则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                   

(Ⅱ)(1) 常温下,某同学将稀盐酸与氨水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氨水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盐酸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混合溶液

pH

0.1

0.1

pH=5

C

0.2

pH=7

0.2

0.1

pH>7

 

请回答:从第①组情况分析,该组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mol·L1;从第②组情况表明,C          0.2 mol·L1(选填“>”、“<”或“=”);从第③组情况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c(NH4+)

        c(NH3·H2O)(选填“>”、“<”或“=”)。

(2)写出以下四组溶液NH4+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    >  (填选项编号)。

A.0.1mol·L1NH4Cl

B.0.1mol·L1NH4Cl和0.1mol·L1NH3·H2O

C.0.1mol·L1NH3·H2O

D.0.1mol·L1NH4Cl和0.1mol·L1HCl

 

(共13分)(Ⅰ)(1)防止铁盐、铜盐发生水解反应(2分) (2)取少量溶液B,滴加几滴KSCN溶液(1分),若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中无Fe3+,若溶液变红色,则存在Fe3+(1分);    (3) 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  (2分) (Ⅱ)(1) 1×10—5 mol·L-1  (2分);> (1分) ;>(2分)    (2) B>D>A>C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Ⅰ)(1)固体A是氯化铜和氯化铁,溶于水金属阳离子水解,所以固体A用稀盐酸溶解的原因是防止铁盐、铜盐发生水解反应。 (2)铁离子检验一般用KSCN溶液,所以检验溶液B中是否存在Fe3+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B,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中无Fe3+,若溶液变红色,则存在Fe3+。 (3)反应中生成CuCl沉淀,这说明硫酸铜得到电子做氧化剂,亚硫酸钠是还原剂被氧化生成硫酸钠,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 (Ⅱ)(1)实验①中氨水和盐酸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NH4+水解溶液显酸性。所以该组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5mol/L。实验②中溶液显中性,由于氨水和盐酸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NH4+水解溶液显酸性,所以要使溶液显中性,氨水一定是过量的,即c>0.2mol/L。实验③中氨水过量,混合液是氨水和氯化铵的混合液,且二者的浓度相等。由于溶液显碱性,这说明氨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因此混合溶液中c(NH4+)>c(NH3·H2O)。 (2)氨水是弱碱,因此C中NH4+离子浓度最小。NH4+水解溶液显酸性,D中盐酸抑制NH4+水解,所以溶液中NH4+离子浓度是D大于A。B中氨水还电离出NH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最大,因此四组溶液NH4+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D>A>C。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滴定的、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铁离子检验以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    △H=a kJ·mol1

3AlCl(g) =2Al(l)+AlCl3(g)  △H=b kJ·mol1

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满分5 manfen5.comN2(g)+CO2(g)  △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68

0.50

0.50

0.60

0.60

N2

0

0.16

0.25

0.25

0.30

0.30

CO2

0

0.16

0.25

0.25

0.30

0.30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          0(填“>”或“<”)。

④在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选项编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g)的同时消耗n mol CO2(g) 

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请写出该电池正极反应式             ;常温下,用该化学电源和惰性电极电解300ml硫酸铜溶液(过量),消耗27mg Al,则电解后溶液的pH=         (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查看答案

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曲线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根据图②判断,物质A反应生成物质C的△H>0

C.曲线图③可表示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的pH变化

D.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Al、Fe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C.将SO2通入Ca(ClO)2溶液可生成CaSO3

D.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NO2

 

查看答案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制备氢氧化亚铁                     B.验证非金属性Cl >C >Si

C.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反应类型不同

B.蔗糖、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

C.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

   D.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二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