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

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    △H=a kJ·mol1

3AlCl(g) =2Al(l)+AlCl3(g)  △H=b kJ·mol1

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满分5 manfen5.comN2(g)+CO2(g)  △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68

0.50

0.50

0.60

0.60

N2

0

0.16

0.25

0.25

0.30

0.30

CO2

0

0.16

0.25

0.25

0.30

0.30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          0(填“>”或“<”)。

④在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选项编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g)的同时消耗n mol CO2(g) 

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请写出该电池正极反应式             ;常温下,用该化学电源和惰性电极电解300ml硫酸铜溶液(过量),消耗27mg Al,则电解后溶液的pH=         (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15分)(1)0.5a+b(2分)  (2)①0.032mol·L-1·min-1 (1分),    0.25 (2分); ② ad(2分,选对一个给1分,错选不给分);  ③<(2分); ④bc(2分,选对一个给1分,错选不给分);(3)Ag 2O+2e-+H2O=2Ag+2OH-(2分); 2(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反应①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    △H=a kJ·mol-1、②3AlCl(g) =2Al(l)+AlCl3(g)  △H=b kJ·mol-1并依据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即得到反应A Al2O3(s)+3C(s)=2Al(l)+3CO(g),所以该反应的△H=(0.5a+b)KJ/mol。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0.032mol•L-1•min-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C(s)+2NO(g)N2(g)+CO2(g)的平衡浓度c(N2)=0.25mol/L;c(CO2)=0.25mol/L;c(NO)=0.5mol/L,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C(s)+2NO(g)N2(g)+CO2(g)重新达到平衡。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平衡状态物质浓度增大,依据平衡常数计算K===0.25。由于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平衡常数不变说明改变的条件一定不是温度;依据数据分析,氮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浓度增大,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可能是减小容器体积后加入一定量一氧化氮。 a.通入一定量的NO,新平衡状态下物质平衡浓度增大,故a正确;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碳是固体对平衡无影响,平衡不动,故b错误;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故C错误;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平衡状态物质浓度增大,故d; 因此正确的答案为ad。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Q<0。 ④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恒容条件下,体积不变。 a、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g)的同时消耗n mol CO2(g),故a错误;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体系的温度随着反应的移动而改变,当平衡时,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故b正确; C、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反应中有固体参加,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等,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故c正确; d、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压强始终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bc。 (3)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根据装置图可知,负极是铝,失去电子。正极上氧化银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银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Ag 2O+2e-+H2O=2Ag+2OH-;根据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计算,消耗27mg Al失去电子是×3=0.003mol。所以根据反应式2CuSO4+2H2O2Cu+2H2SO4+O2↑可知,反应中生成氢离子的物质的量=0.003mol,所以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的浓度=0.003mol÷0.3L=0.01mol/L,所以pH=-lg0.01=2。 考点:考查反应热、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电化学原理的有关应用以及pH的有关计算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曲线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根据图②判断,物质A反应生成物质C的△H>0

C.曲线图③可表示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的pH变化

D.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Al、Fe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C.将SO2通入Ca(ClO)2溶液可生成CaSO3

D.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NO2

 

查看答案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制备氢氧化亚铁                     B.验证非金属性Cl >C >Si

C.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反应类型不同

B.蔗糖、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

C.乙烯和氯乙烯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

   D.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二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查看答案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B.某微粒的结构示意简图为满分5 manfen5.com,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VIA族

 C.Be(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D.原子半径:Na>Si>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