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反应变化过程及结果的研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研...

化学反应变化过程及结果的研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研究:

满分5 manfen5.com

则:2CO(g)+O2(g)=2CO2(g)△H=                       kJ·mol-1

  (2)关于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研究:

工业生产尿素的原理是以NH3和CO2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 (g)+ CO2 (g) 满分5 manfen5.comCO(NH2)2 (l) + H2O (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温度(T / ℃)关系如下:

T / ℃

165

175

185

195

K

111.9

74.1

50.6

34.8

 

①焓变ΔH  _______0 (填“>”、“<”或“=”)。

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若原料气中的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氨碳比)满分5 manfen5.com,下图(1)是氨碳比(x)与CO2平衡转化率(α)的关系。α随着x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③上图中的B点处,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3)关于电化学的研究:

铝是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图为Al-AgO电池的构造简图,电解质溶液为NaOH,它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该电池中铝电极反应式为                              。用该电池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图(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4)关于电离平衡的研究:

人体血液里存在重要的酸碱平衡:满分5 manfen5.com,使人体血液pH保持在7.35~7.45,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其pH随c(HCO3-)∶c(H2CO3)变化关系如下表:

c(HCO3-) ∶c(H2CO3)

1.0

17.8

20.0

22.4

pH

6.10

7.35

7.40

7.45

 

试回答:

正常人体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        电离程度(填“大于”、“小于”、“等于”);

②人体血液酸中毒时,可注射缓解         (填选项);

A.NaOH溶液   B.NaHCO3溶液    C.NaCl溶液    D.Na2SO4溶液

③ pH=7.00的血液中,c(H2CO3)        c(HCO3) (填“<”、“>”、“=”)

 

(1)-a+2b-4c(2分) (2)① < (2分)        ②c(NH3)增大,平衡正向移动(2分)         ③32% (3分) (3)Al+4OH-―3e-=AlO2-+2H2O(2分) CO(NH2)2+8OH--6e-=CO32-+N2↑+6H2O (2分) (4)①大于(1分);     ②B(1分)            ③<(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 运用盖斯定律,可得要求化学反应的∆H=∆H1-2∆H2+4∆H3。 (2)①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逐渐减少,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②c(NH3)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 ③B点氨碳比为4.0,设氨的物质的量为4n,CO2的物质的量为n,则转化的CO2为0.64n,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转化的氨为1.28n,则氨的转化率为:1.28n÷4n×100%=32% (3)Al在OH‾存在条件下失去3e‾, 生成AlO2-,根据图(3)可以看出阳极产生N2,CO(NH2)2中的C转化为CO32‾,H与OH‾转化为H2O,配平可得电极方程式。 (4)正常人体血液pH保持在7.35~7.45,所以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HCO3‾能调节pH,起到缓冲作用,所以选B NaHCO3溶液,因为等浓度的H2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血液的pH为7.00,则H2CO3的程度小于H CO3‾的程度。 考点: 本题考查盖斯定律、化学平衡移动、转化率的计算、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和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和水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请回答下列问题:

I.水是一种电解质,发生电离会产生电子总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其电离方程式为               

Ⅱ.在许多反应中H2O扮演不同的“角色”。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H2O参与置换反应,符合X+W→Y+V:

已知X和Y分别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 W、V是化合物。

①W是水,作还原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②V是水,化学方程式为                                            

(2)水在氧化还原反应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B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两种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有色气体,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写出A、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 + H2                                           

②B + H2                                           

(3)某物质化学式为NH5,常温下是固态,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两种气体。在NH5中的各原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则下列对NH5与水的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填选项)。

A.NH5与水反应时,NH5是氧化剂

B.NH5与水反应时,NH5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NH5与水反应时,NH5是还原剂

D.NH5与NH3溶于水后溶液均呈碱性

 

查看答案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             ②                  ③                  ④

A.用图①装置精炼铜,a极为粗铜,b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图②装置的盐桥中KCl的Cl移向乙烧杯

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获得保护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

 

查看答案

元素X的单质及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发生转化(其中m≠n,且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X一定为金属元素                         B.X、Y不可能均为非金属元素

C.若X为Fe,Y可为Cl、Br、但不能是I      D.若X为Fe,Y只能为Cl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向AgI沉淀中滴入饱和K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

C       向某溶液加入CCl4   液体分层,下层CCl4显紫色    原溶液中存在I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蚕丝和人造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常温常压下,0.1mol D216O中含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为NA

D.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 中的水层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