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运用相关
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O2和一定量的SO2后,SO2和SO3(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①该温度下,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②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为 。
(2)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经焙烧、熔炼等使铁元素及其他有关杂质进入炉渣,将铜元素还原为铜。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Cu2S(s)+3O2(g) = 2Cu2O(s)+2SO2(g) △H =-768.2 kJ·mol-1
2Cu2O(s)+ Cu2S (s) = 6Cu(s)+SO2(g) △H =+116.0 kJ·mol-1
①“焙烧”时,通入少量空气使黄铜矿部分脱硫生成焙砂(主要成分是Cu2S和FeS,其物质的量比为1:2)和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熔炼中,Cu2S与等物质的量的O2反应生成Cu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用电解的方法将硫化钠溶液氧化为多硫化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将硫化物转变为多硫化物是电解法处理硫化氢废气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图,是电解产生多硫化物的实验装置:
①已知阳极的反应为:(x+1)S2-=SxS2-+2xe-,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当反应转移xmol电子时,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标准状况下)。
②将Na2S·9H2O溶于水中配制硫化物溶液时,通常是在氮气气氛下溶解。其原因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B.图②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碳电极管口,试纸变蓝
C.图③是用海水制取蒸馏水的装置
D.图④装置可用于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
室温下,向20.00mL 1.000mol·L-1氨水中滴入1.000mol·L-1盐酸,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室温下,a点的氨水电离常数为
B.将此氨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C.c点时消耗盐酸体积V(HCl)<20mL
D.a、d两点的溶液,水的离子积Kw(a)>Kw(d)
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g)+6H2(g)CH3CH2OH(g)+3H2O(g)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v(CO2)=2v(CH3CH2OH)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当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C.增大压强,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
D.相同条件下,2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等于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B.乙烯、苯都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蛋白质、淀粉、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它们分子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D.乙醇与乙酸生成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醇与乙酸的反应类型相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O2和Na2O2都属于氧化物,两种物质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原子核外在离核较远区域的电子易失去,其原因是这些电子能量较高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
D.在周期表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寻找半导体,在过渡元素区中寻找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