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某(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某(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4H++(CH26N4+6H2O,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①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样品1.5000g.
步骤②将样品溶解并冷却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③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 20%的中性甲醛,摇匀、静置5min,加入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重复步骤③操作2次.
(1)根据步骤③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_色变为______色,半分钟内不退色.
⑤滴定后俯视读数,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
125.001.0221.04
225.002.0022.00
325.000.2020.21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1)①滴定管中未用标准液润洗,直接加入标准液会稀释溶液浓度减小; ②锥形瓶内水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④氢氧化钠滴定酸溶液,酚酞颜色变化为无色变化为红色; ⑤俯视滴定管读出的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大,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含氮质量分数减小; (2)依据滴定前后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金属平均值,结合酸碱反应定量关系计算得到. 【解析】 (1)①滴定管中未用标准液润洗,直接加入标准液会稀释溶液浓度减小,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大,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4NH4++6HCHO═4H++(CH2)6N4+6H2O,反应可知测定氮元素含量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②锥形瓶内水对滴定结果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故选B. ④氢氧化钠滴定酸溶液,酚酞颜色变化为无色变化为红色,故答案为:无;红; ⑤俯视滴定管读出的消耗标准液体积减小,氢离子物质的量减小,4NH4++6HCHO═4H++(CH2)6N4+6H2O反应定量关系可知含氮质量分数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 (2)样品1.5000g,反应为4NH4++6HCHO═4H++(CH2)6N4+6H2O,消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和氮元素物质的量相同,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三次实验中平均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20.01ml; 氢离子物质的量=氢氧化钠物质的量=0.1000mol•L-1×20.01ml×10-3L/ml=2.001×10-3mol; 250ml溶液中氮元素物质的量和氢离子物质的量相同,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100%=18.68%,故答案为:18.68%.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Ⅰ.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利用CO2,目前已引起各国普遍重视.
(1)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在500℃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实验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
②图2是改变温度时H2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热(填“吸”或“放”)反应.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保留两位小数).若提高温度到800℃进行,达平衡时,K值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500℃达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ω为______
(2)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CO可用作燃料.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______
Ⅱ.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CO和H2)合成二甲醚(CH3OCH3),其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 (g)+CO(g)⇌CH3OH (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 (g)+H2(g)△H=-41.3kJ•mol-1
(3)总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总反应达到平衡时,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5)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CH3OHCH3OCH3H2O
c/mol•L-10.440.600.60
此时,v (正)______ v (逆) (填“>”、“<”或“=”).
查看答案
Ⅰ.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
(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答两种);
(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 验
混合溶液
ABCDEF
4mol•L-1H2SO4/mL30V1V2V3V4V5
 饱和CuSO4溶液/mL0.52.55V620
H2O/mLV7V8V91510
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2______V5=______,V6=______,V8=______
(第一空填“>”、“<”或“=”;后三空填具体数值)
Ⅱ.常温下,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HA和NaOH的浓度以及混合后溶液的pH如下表:
组别c(HA)/mo1•L-1c(NaOH)/mo1•L-1混合液pH
c0.2pH=7
0.20.1pH>7
0.10.1pH=9
请回答下列问题:
(4)仅从甲组情况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______(选填“是”或“否”).
(5)分析乙组实验数据,HA是______酸(选填“强”或“弱”).该混合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6)丙组所得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mo1•L-1
查看答案
Ⅰ.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请回答钢铁腐蚀、防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写出钢铁在碱性、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电化学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图1中哪个装置示意图可防止铁棒被腐蚀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Ⅱ.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此时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
(2)a和b用导线连接时,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电极流出(填“Fe”或“Cu”),______(填Cu2+或SO42-)离子朝负极移动,Cu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现在要在铁片上镀一层金属铜,则a极要和直流电源的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连接;此时铜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
通过实验方法测得H2+Cl2=2HCl的化学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c的关系式为:v=k•c(H2m•c(Cl2n.式中k为常数,m、n的数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定.
c(H2)/mol•L-11.02.02.0
c(Cl2)/mol•L-11.01.04.0
v/mol•L-1•s-11.0k2.0k4.0k
由此可推得,m、n值正确的是( )
A.m=1,n=1
B.m=manfen5.com 满分网,n=manfen5.com 满分网
C.m=manfen5.com 满分网,n=1
D.m=1,n=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 X和1mol Y进行应:2X(g)+Y(g)⇌Z(g),经2min达到平衡,生成0.6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为原来的manfen5.com 满分网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