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 (1)甲同学认...

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    ;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   
(2)现提供以下试剂: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       
请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并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同学正确选用试剂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3)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4)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来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你认为是否可行?    ;理由是   
(1)溴水溶液呈黄色,铁离子呈黄色; (2)利用Fe3+的检验及萃取来进行实验的设计,Fe3+遇KSCN溶液变为红色,溴易溶于四氯化碳中,且四氯化碳与水不溶; (3)还原性强的离子先被氧化; (4)溴和铁离子都具有氧化性,都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 【解析】 (1)因溴水的颜色为黄色,则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含有Br2所致;氧化性:Br2>Fe3+,则发生2Fe2++Br2=2Fe3++2Br-,生成Fe3+且Fe3+在水中为黄色,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含有Fe3+所致, 故答案为:Br2,Fe3+;   (2)溴易溶于四氯化碳中而不易溶于水中,且四氯化碳与水不溶,根据四氯化碳层颜色判断,如果有机层无色,则说明使溶液呈黄色的物质不是溴; Fe3+遇KSCN溶液变为红色,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呈红色,则说明使溶液呈黄色的物质是铁离子, 所以乙同学正确, 故答案为:乙 方法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C 有机层无色 第二种方法 D 溶液变红 (3)因还原性Fe2+>Br-,通入氯气时还原性强的离子先被氧化,即Fe2+先被氧化,故答案为:Fe2+; (4)溴和铁离子都具有氧化性,都能把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不能用碘化钾判断,故答案为:不可以,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遇淀粉均蓝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要配制500mL、0.2mol•L-1的硫酸溶液
(1)需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    mL.
(2)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量筒、           
(3)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B.未洗涤烧杯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洗净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
置换反应的一种类型可以表示为:单质(1)+氧化物(1)=氧化物(2)+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此类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2)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   
(3)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    查看答案
有A、B、C三种元素,已知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和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C能形成AC型化合物,A2+离子和B原子电子层数也相同.回答:
(1)画出A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A、B、C三元素符号分别为            查看答案
向一定量的Fe、FeO、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1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准状况)的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
A.11.2g
B.5.6g
C.2.8g
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放有100mL 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5.4g
B.3.6g
C.2.7g
D.1.8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