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铜矿石含氧化铜、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铁和大量脉石(SiO2),现采用酸浸法从矿石...

某铜矿石含氧化铜、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铁和大量脉石(SiO2),现采用酸浸法从矿石中提取铜,其流程图如下:
manfen5.com 满分网
已知:①当矿石中三氧化二铁含量太低时,可用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液浸出铜;②反萃取后的水层是硫酸铜溶液,Cu2+浓度约为50g/L.回答下列问题:
(1)矿石用稀硫酸浸出过程中氧化亚铜发生的反应为:Cu2O+2H+═Cu2++Cu+H2O;请写出该过程中发生的另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萃取剂A是一类称作为肟类的有机化合物,如N-510、N-530等.某肟类化合物A的分子结构中仅含n1个-CH3、n2个-OH 和n3manfen5.com 满分网三种基团,无环状结构,三种基团的数目关系为n3=______.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分子结构中碳原子跟碳原子相连接,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写出电解过程中阳极(惰性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4)循环中反萃取剂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5)某铜矿石样品中,若仅含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铁和脉石三种物质.取该矿石样品200.0g,用100mL1.0mol•L-1H2SO4溶液浸取后,还需加入10mL 1.0mol•L-1 Fe2(SO43溶液才能使铜全部浸出,浸取液经充分电解后可得到 6.4gCu.求铜矿石样品中氧化亚铜和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1)氧化铜、三氧化二铁均可以和强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铜和三价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肟类的有机化合物是具有肟基(C=NOH)的有机化合物; (3)电解精炼铜,阳极放电离子是OH-; (4)反萃取后的水层是硫酸铜溶液,由电解知生成硫酸,所以循环中反萃取剂B是硫酸; (5)依据反应过程中铜元素守恒计算氧化亚铜含量;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计算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解析】 (1)矿石用稀硫酸浸出过程中氧化亚铜发生的反应为,Cu2O+2H+═Cu2++Cu+H2O;金属铜和三价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 故答案为::Cu+2Fe3+═2Fe2++Cu2+; (2)-CH3、-OH是端头基,  是分子的骨架,一个就需多一个端头基,加上链首尾的两个端头基,共需端头基n3+2,即n3+2=n1+n2;n3=n1+n2-2;  依据分析判断出的取代基,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分子结构中碳原子跟碳原子相连接,得到结构简式为:CH3-C(=N-OH)-C(=N-OH)-CH3; 故答案为:n1+n2-2;CH3-C(=N-OH)-C(=N-OH)-CH3; (3)电解过程中阳极(惰性电极)放电的是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4OH--4e-═O2↑+2H2O; 故答案为:4OH--4e-═O2↑+2H2O; (4)反萃取后的水层是硫酸铜溶液,由电解知生成硫酸,所以循环中反萃取剂B是硫酸; 故答案为:H2SO4; (5)取该矿石样品200.0g,用100mL1.0mol•L-1H2SO4溶液浸取后,还需加入10mL 1.0mol•L-1 Fe2(SO4)3溶液才能使铜全部浸出,浸取液经充分电解后可得到 6.4gCu; 依据铜元素守恒氧化亚铜中的铜元素最后生成铜,铜Cu物质的量==0.1mol;氧化亚铜物质的量为0.05mol;质量为0.05mol×144g/mol=7.2g; Cu2O%=×100%=3.6%;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Fe3+~Cu+~Cu计算得到:n(Fe3+)=0.1mol;原样品中铁元素物质的量为=0.1mol-0.02mol=0.08mol; 所以Fe2O3物质的量为:0.04mol,质量分数=×100%=3.2%; 故答案为:Cu2O:3.6%; Fe2O3:3.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两种简单烯烃为原料,通过如下方法可合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M:
manfen5.com 满分网
已知:①磷酸的结构式为:manfen5.com 满分网
②M的结构为:manfen5.com 满分网
manfen5.com 满分网
回答下列问题:
(1)2-甲基丙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含2-甲基丙烯本身,不考虑立体异构).
(2)反应③、⑥的类型为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
等质量的甲、乙、丙、丁、戊、己6种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分别充分燃烧时,消耗等量的O2,且生成的气体全部分别通过足量的浓硫酸、碱石灰后,浓硫酸与碱石灰质量增重之比均为9:22.已知:
①6 M(甲)=3 M(乙)=3 M(丙)=3M(丁)=2M(戊)=M(己)=180;
②乙、戊的水溶液可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相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③戊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特征的氢原子,数量之比为3:1:1:1;
④甲、丙、丁、己均能发生银镜反应.丙不易溶于水但丁易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己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存在于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
(2)乙、丙、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丁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3)写出2分子戊生成1分子环状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
高铁酸钾(K2FeO4)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
(1)已知:4FeO42-+10H2O⇌4Fe(OH)3+8OH-+3O2.K2FeO4在处理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____________
(2)将适量K2FeO4溶解于pH=4.74的溶液中,配制成c(FeO42-)=1.0mmol•L-1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20℃、30℃、40℃和60℃的恒温水浴中,测定c(FeO42-)的变化,结果见图Ⅰ.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发生反应的△H______0(填“>”、“<”或“=”).
manfen5.com 满分网
(3)FeO42-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如图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不论溶液酸碱性如何变化,铁元素都有4种存在形态
B.向pH=10的这种溶液中加硫酸至pH=2,HFeO4-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
C.向pH=6的这种溶液中加K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FeO4-+OH-=FeO42-+H2O
(4)高铁酸钾还制作可充电电池,原理为:3Zn+2K2FeO4+8H2Omanfen5.com 满分网 3Zn(OH)2+2Fe(OH)3+4KOH,写出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
查看答案
必考题二甲醚(CH3OCH3)和甲醇(CH3OH)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以CH4和H2O为原料制备二甲醚和甲醇的工业流程如下:请填空:
manfen5.com 满分网
(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室1中发生反应:CH4(g)+H2O(g)manfen5.com 满分网CO(g)+3H2(g)△H>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将1.0molCH4和2.0molH2O通入反应室1(假设容积为100L),10min末有0.1molCO生成,则1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H2)=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已知反应室2的可逆反应除生成二甲醚外还生成了气态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反应室3(容积为VL)中amolCO与2a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manfen5.com 满分网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①P1______P2 (填“<”、“>”或“=“).
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应室3再增加amolCO与2a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______
③在P1压强下,100℃时,CH3OH(g) manfen5.com 满分网CO(g)+2H2(g)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
A、B、C、D、E、F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D及C、F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A、C两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2:1、1:1型化合物.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F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0.75倍.请回答:
(1)由E、F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mol跟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发生反应,消耗后者物质的量最大值为______mol.
(2)A、C、F间形成的甲、乙两种微粒,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工业上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用A2C和BC反应制取单质A2.在等体积的Ⅰ、Ⅱ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A2C和1molBC、2molA2C和2molBC.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分别达到平衡(两容器温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Ⅰ>ⅡB.达到平衡后A2C的转化率:Ⅰ=Ⅱ
C.达到平衡后BC的物质的量:Ⅰ>ⅡD.达到平衡后A2的体积分数:Ⅰ<Ⅱ
E.达到平衡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Ⅰ=Ⅱ
F.达到平衡后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Ⅰ<Ⅱ
(4)用B元素的单质与E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电极浸入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构成电池,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