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以下物质①SO2 ②HAc ③BaSO4 ④Cl2 ⑤蔗糖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以下物质①SO2 ②HAc ③BaSO4 ④Cl2 ⑤蔗糖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④⑤
B.①③⑤
C.①⑤
D.②③④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固定和利用CO
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
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
2(g)+3H
2(g)⇌CH
3OH(g)+H
2O(g)△H=-49.0kJ•mol
-1.某科学实验将6molCO
2和8molH
2充入2L密闭容器中,测得H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实线).图中数据a(1,6)代表的意思是:在l min时H
2的物质的量是6mol.
①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A.0~1min B.1~3min C.3~8min D.8~11min

②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Ⅰ对应的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
(2)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
2和H
2O(g)转化为CH
4和O
2.紫外光照射时,等量的CO
2和H
2O(g)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CH
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0~30h内,CH
4的平均生成速率v(Ⅰ)、v(Ⅱ)和v(Ⅲ)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______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
4最多.
查看答案
(1)常温下,已知0.1mol•L
-1一元酸HA溶液中c(OH
-)/c(H
+)=1×10
-8.
①常温下,0.1mol•L
-1 HA溶液的pH=______;写出该酸(H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pH=3的HA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4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2)常温下,向pH=a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盐酸时,溶液呈中性,则此盐酸的pH______14-a(>、<、=)
(3)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
-1的MnCl
2和BaCl
2混合溶液中,滴加Na
2CO
3溶液,先沉淀的离子是______,当两种难溶电解质共存时,溶液中c(Ba
2+)/c(Mn
2+)______.(此温度下,Ksp(BaCO
3)=8.1×10
-9、Ksp(MnCO
3)=1.8×10
-11)
(4)设Ka、Kh、Kw分别表示CH
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CH
3COO
-的水解平衡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查看答案
蛇纹石可用于生产氢氧化镁,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Ⅰ.制取粗硫酸镁:用酸液浸泡蛇纹石矿粉,过滤;并在常温常压下结晶,制得粗硫酸镁(其中常含有少量Fe
3+、Al
3+、Fe
2+等杂质离子).
Ⅱ.提纯粗硫酸镁:将粗硫酸镁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加入适量的0.1mol•L
-1H
2O
2溶液,再调节溶液pH至7~8,并分离提纯.
Ⅲ.制取氢氧化镁:向步骤Ⅱ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已知:金属离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pH
| Fe3+ | Al3+ | Fe2+ | Mg2+ |
开始沉淀时 | 1.5 | 3.3 | 6.5 | 9.4 |
沉淀完全时 | 3.7 | 5.2 | 9.7 | 12.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中,可用于调节溶液pH至7~8的最佳试剂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MgO B.Na
2CO
3 C.蒸馏水
(2)Fe
2+与H
2O
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工业上常以Mg
2+的转化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步骤Ⅲ制备氢氧化镁工艺过程的适宜条件.其中,反应温度与Mg
2+转化率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步骤Ⅲ中制备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根据图中所示50℃前温度与Mg
2+转化率之间 的关系,可判断此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图中,温度升高至50℃以上Mg
2+转化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④Ksp表示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已知:
Mg(OH)
2(s)⇌Mg
2+ (aq)+2OH
- (aq) K
sp=c(Mg
2+)•c
2(OH
-)=5.6×10
-12Ca(OH)
2(s)⇌Ca
2+ (aq)+2OH
- (aq) K
sp=c(Ca
2+)•c
2(OH
-)=4.7×10
-6若用石灰乳替代氨水,______(填“能”或“不能”)制得氢氧化镁,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高铁酸钾(K
2FeO
4)是铁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1)将适量K
2FeO
4溶解于pH=4.74的溶液中,配制成c(FeO
42-)=1.0×10
-3mol•L
-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20℃、30℃、40℃和60℃的恒温水浴中,测定c(FeO
42-)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1所示.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FeO
42-发生反应的△H______0(填“>”“<”或“=”)
(2)将适量K
2FeO
4分别溶解于pH=4.74、7.00、11.50的水溶液中,配制成c(FeO
42-)=1.0×10
-3 mol•L
-的试样,静置,考察不同初始pH的水溶液对K
2FeO
4某种性质的影响,其变化图象见图2,800min时,在pH=11.50的溶液中,K
2FeO
4的浓度比在pH=4.74的溶液中高,主要原因是______.
(3)电解法是工业上制备K
2FeO
4的一种方法.以铁为阳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在阳极溶液中加入KOH,即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K
2FeO
4),说明______.电解时阳极发生反应生成FeO
42-,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4)与MnO
2-Zn电池类似,K
2FeO
4-Zn也可以组成高铁电池,K
2FeO
4在电池中作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FeO
42-+3eˉ+4H
2O→Fe(OH)
3+5OHˉ,则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如图3为高铁酸钾电池和高能碱性电池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的高铁酸钾电池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
(2)氨气和氧气从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2):
4NH
3+5O
2⇌4NO+6H
2O,4NH
3+3O
2⇌2N
2+6H
2O
温度较低时以生成______为主,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