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取一定量的镁、铝混合粉末,加入1mol/L的硫酸300mL,使之完全溶解 (酸过量);再加入过量的未知浓度的KOH溶液200mL,得到 5.8g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2mol/L盐酸100mL,恰好沉淀完全;将沉淀滤出,洗涤、干燥,称量为7.8g.求:
(1)原来混合物中镁和铝的质量分数;
(2)所用KOH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FeSO
4•7H
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碳酸钠溶液能除去酯类油污,是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Ⅰ需要加热数分钟,其原因是
.
(2)废铁屑中含氧化铁,无需在制备前除去,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
(3)判断反应Ⅱ完成的现象是:
.
以下是测定某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的流程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4)步骤Ⅲ需要100mL1mol/L的稀硫酸,用98.3%,ρ=1.84g/cm
3的浓硫酸配制,所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及
.
(5)步骤Ⅴ一系列操作依次是:①过滤②洗涤③
④冷却⑤称量⑥恒重操作.
(6)假设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
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
五种短周期元素有关数据如表.其中的X是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X越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其最大值为4.0,最小值是0.7.试回答下列问题:
| 元素编号 | A | B | C | D | E |
| X | 3.5 | 3.0 | X3 | 1.5 | 1.5 |
| 主要化合价 | -2 | +7 | +6 | +3 | +2 |
(1)X
3的值应该为
A.3.6B.3.1C.2.5D.1.4
(2)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B元素单质的电子式为
.
(3)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中有
个电子.A、B、C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结构微粒间作用力最强的是
(写物质名称).
(4)用一个化学反应可以证明B和C非金属性的强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
可能含有下列离子:K
+、H
+、Mg
2+、OH
-、CO
32-、Cl
-、NO
3- 的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Al反应放出H
2(1)若反应时Al转变成Al
3+并放出H
2,则溶液中无
离子,一定有
离子,可能有
离子.
(2)若与Al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现仅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
离子,一定无
离子,可能有
离子.
查看答案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
-、

、

、

、Na
+、K
+.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
(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
A.一定存在

、

、

,可能存在Cl
-、Na
+、K
+B.一定存在

、

、

、Cl
-,一定不存在Na
+、K
+C.c(

)=0.01mol,

>

D.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