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实验内容:将盐酸加入Na2CO3溶液中观察是...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实验内容:将盐酸加入Na2CO3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实验目的: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C强
B.实验内容: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实验目的: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
C.实验内容:把铁块和铜块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实验目的:组成原电池验证Fe比Cu活泼
D.实验内容:加热氯化铵和碘单质的固体混合物;实验目的:分离除去碘单质
A.应根据最高价氧化为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强弱;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C.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 D.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解析】 A.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C强,不能用盐酸,应用高氯酸,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可生成碘,淀粉变蓝色,故B正确; C.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在表面生成氧化物,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而铜可与硝酸反应,不能用以证明活泼性强弱,故C错误; D.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碘解热易升华,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分离二者,故D错误.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设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时22.4L氩气所含电子数约为18NA
B.25℃时,pH=13的1LCa(OH)2溶液中含有OH-数目约为0.2NA
C.0.5molNH4HSO4晶体中,含有H+数目约为0.5NA
D.常温常压下,2.24LNO2气体含有0.1NA个分子
查看答案
在 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N2 和 3mol H2,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2 分钟后达到平衡状态,相同温度下,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压强减小了 1/10,计算:
(1)平衡时混合气体中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
(2)N2 的转化率为多少?
(3)2分钟内,NH3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
查看答案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已知B,C,D,E是非金属单质,且在常温下都是气体;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化合物I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反应①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固氮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D      F      J   
(2)写出F的电子式   
(3)写出D和E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化合物G和I的离子方程式: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短周期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同主族,B、C、D三种元素原子形成的金属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B、C、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A、B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W,W易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W的电子式    ,W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以C、D两元素的单质作为电极①以A、E组成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构成原电池,则负极为    (填元素名称),正极反应式是    . ②以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电解质构成原电池,则负极为    (填元素名称),负极反应式是   
(3)已知C单质与E单质可发生燃烧反应,以H2SO4作为电解质溶液设计成燃料电池,则负极反应式是    ,正极反应式    查看答案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探究铝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做如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用品:具支试管、量筒、镊子、乳胶管、玻璃导管、水槽、温度计、单孔橡皮塞;稀盐酸(4mol/L)、铝片、铝粒、铝粉、水
(2)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略去)
(3)实验方法
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测量试管中溶液的温度.
③为防止铝刚加入试管时产生的气体逸出,实验中最好选取    (填铝片、铝粒、铝粉),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④收集并测量产生的气体体积并记录对应的时间.
(4)数据处理及问题讨论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的变化可知该反应是    (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由    能转化    能.
②实验结束后,小组成员将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时间作了如右图.
③在OE、EF、FG段中所收集气体最多的是    段,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段.影响EF段速率变化主要因素是    ;影响FG段速率变化主要因素是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