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将擦亮的镁条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在反应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现象:
①______ ②有黑色固体在镁条表面及烧杯底部生成
③有少量蓝色沉淀生成.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将现象①补充完整.
(2)该同学猜想黑色固体是铜或氧化铜与铜的混合物,设计如下实验:
可供选择的试剂:A、稀硫酸 B、稀硝酸 C、浓硝酸 D、硝酸银溶液
步骤一:取洗涤、晾干后的黑色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_(填字母),微
热使之充分反应,黑色固体未溶解.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液体过滤、洗涤、晾干后,再加入______(填字母),观察到
溶液呈现蓝色.
(3)镁片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两个主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t℃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 | ① | ② | ③ | ④ |
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 | 2.50 | 5.00 | 8.00 | 11.0 |
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 | 0.10 | 4.60 | 10.0 | 15.4 |
当加入a g(5<a<11)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g)为( )
A.1.8a-4.4
B.1.8a-8
C.1.8a-4.6
D.1.8a-0.1
查看答案
已知可逆反应:A(s)+2B(g)⇌C(g)+D(g)△H<0.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 A和2molB加入如图所示甲容器中,将2mol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在恒温下使两容器内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c(B)
甲=2c(B)
乙B.保持温度和乙中压强不变,向乙中再加入2 mol D,达到新平衡后,c(B)
乙>c(B)
甲C.若该温度下反应的K=1,则甲中B和乙中C的转化率均为66.7%
D.保持乙中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60 mL 1 mol•L
-1氢氧化钡溶液与15 mL 2 mol•L
-1明矾溶液混合:3Ba
2++6OH
-+2Al
3++3SO
42-=3BaSO
4↓+2Al(OH)
3↓
B.60 mL 1 mol•L
-1纯碱溶液与20 mL 2 mol•L
-1胆矾溶液混合(无气体放出):3CO
32-+2Cu
2++2H
2O=2HCO
3-+Cu
2(OH)
2CO
3↓
C.H
2O中投入Na
218O
2固体:2H
2O+2
18O
22-=4
18OH
-+O
2↑
D.0.1mol/L CuCl
2溶液中加入0.1mol/L NaHS溶液:Cu
2++2HS
-+2H
2O=Cu(OH)
2↓+2H
2S↑
查看答案
25℃,在20mL 0.1mol/L 氨水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HCl溶液(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C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H
4+)>c(Cl
-)>c(OH
-)>c(H
+)
B.在C点,c<10,且有c(NH
4+)=c(Cl
-)=c(OH
-)=c(H
+)
C.若25℃时 0.1mol/L 氨水电离度为1.33%,则b<a<12
D.在D点:2c(NH
4+)+2c=c(Cl
-)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冰晶石(化学式为Na
3AlF
6)的晶胞.图中●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晶石的名称是六氟合铝(Ⅲ)化钠
B.该物质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C.大立方体的体心处△代表的是Al
3+D.该物质是电解冶炼铝的还原剂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