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物质:

回答:
(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
(2)写出由A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A制取C的有机反应类型:C:______;A与______反应生成D.
(4)1molC在一定条件下与Br
2水溶液、H
2反应,消耗两种物质最多依次为______、______mol.
(5)芳香族化合物F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F可以和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F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F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2L密闭容器中反应2NO
2(g)

2NO(g)+O
2(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实验Ⅲ在850℃,NO、O
2的起始浓度都为0,NO
2的浓度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实验Ⅰ、Ⅱ和Ⅲ,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实验Ⅱ和实验I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反应容器的体积缩小了
B.实验Ⅱ和实验I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使用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C.实验I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实验Ⅲ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D.对比实验Ⅰ和Ⅲ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2)若实验Ⅰ中NO
2的起始浓度改为1.2mol•L
-1,其它条件不变,则达到平衡时所需用的时间______40mi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O
2的转化率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实验Ⅰ中达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由物质的量之比为1:1组成的NO
2与NO混合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将______(填“向左”、“向右”、“不”)移动,新平衡状态时NO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mol•L
-1.
(4)若将实验Ⅲ所得的平衡混和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欲使气体被完全吸收则至少应同时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L.
查看答案
已知:CO
2+3H
2O+2AlO
2-═2Al(OH)
3↓+CO
32-.现有浓度为0.1mol•L
-1的五种电解质溶液:①Na
2CO
3 ②NaHCO
3③NaAlO
2④CH
3COONa ⑤NaOH
(1)这五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填编号);
(2)将五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其pH变化最大的是______(填编号);
(3)混合碳酸(H
2CO
3)溶液和NaAlO
2溶液,试写出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 实验编号 |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 |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 | 混合溶液的pH |
| 甲 | 0.20 | 0.20 | pH=a |
| 乙 | 0.10 | 0.10 | pH=8.00 |
不考虑乙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
乙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______mol/L.
求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值:
I.c (Na
+)-c (A
-)=______;
II.c (OH
-)-c (HA)=______.
查看答案
电解高铁酸盐(如K
2FeO
4)是一种高效绿色氧化剂,可用于废水和生活用水的处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制备高铁酸盐较好的方法为电解法:Fe+2NaOH+2H
2O═Na
2FeO
4+H
2↑.
(1)采用铁片作阳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解制备高铁酸钠,其电流效率可达到40%.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2)铁丝网电极是更理想的阳极材料,相同条件下,可将电流效率提高至70%以上,原因是______.研究亦发现,铁电极在某一电压范围内会生成Fe
2O
3膜而“钝化”,钝化的原因用反应式表示为______.
(3)FeO
42-易与水反应生成絮状氢氧化铁,也会影响高铁酸盐的产率.若以铁丝网为阳极,在中间环节(对应图1中4h后)过滤掉氢氧化铁,合成过程中FeO
42-浓度以及电流效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中实线所示(图中曲线是每隔1h测得的数据).图中虚线部分对应于没有过滤氢氧化铁而连续电解的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过滤掉氢氧化铁有利于获得较高浓度的高铁酸盐溶液
B.过滤掉氢氧化铁对电流效率影响不大
C.实验表明氢氧化铁的存在影响高铁酸盐浓度的增加
D.实验表明不过滤掉氢氧化铁,6h后电流效率几乎为0
(4)碱性条件下,高铁酸盐的稳定性与温度有关(如图2).随温度升高,高铁酸盐产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5)人们还对用铁的氧化物作电极制备高铁酸盐进行了研究,例如以磁铁矿多孔电极制备高铁酸盐,该研究方向的价值在于______
A.将1mol Fe
3O
4氧化成高铁酸盐需10/3mol电子,可提高电流效率
B.以铁的氧化物为电极,可以实现变废(Fe
3O
4或铁锈)为宝(高铁酸盐)
C.自然界几乎没有铁单质,而有大量磁铁矿,该方法的原料来源广泛
D.磁铁矿作为多孔电极不会出现钝化现象.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
2CO
3溶液滴入CuSO
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
3;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
2;
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
3和Cu(OH)
2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知:CuCO
3和Cu(OH)
2均不带结晶水)
Ⅰ.(1)乙同学的观点,你认为其原理是______;
(2)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过滤、洗涤、低温干燥,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
Ⅱ.请用右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3)B装置中试剂的化学式是______,C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是______.
(4)能证明乙同学观点正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若丙同学的观点正确,用上述装置通过B、C中质量的增加来定量测定沉淀的组成(装置B、C中的试剂与定性探究的可以不同),请你说说该装置主要存在的缺点______(至少二点).
查看答案
实验一、定性探究: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
2.请回答:
(1)试解释可以在饱和氯水中加入石灰石制备HClO的原因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第一份及第二份滤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份:______.
第二份:______.
(3)试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②的滤液中含 有的溶质,除了溶解的极少量氯气外,还含有的其它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
实验二、定量探究:
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酸钙和150mL饱和氯水,按如右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支撑仪器没有画出)实验,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密封后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直到量筒中的气体不再增加.请回答:
(4)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
2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水槽中的水应换为______.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饱和食盐水
(5)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塑料网内的碳酸钙质量减少Ag,总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
2气体BL,发现

明显小于

.若不考虑实验操作和CO
2的溶解等因素造成的误差,从化学反应原理来看,导致这一大小关系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