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最新研究发现,用隔膜电解法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电耗较低等优点,其...

最新研究发现,用隔膜电解法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电耗较低等优点,其原理是使乙醛分别在阴、电解阳极发生反应,转化为乙醇和乙酸,总反应为:2CH3CHO+H2O═CH3CH2OH+CH3COOH实验室中,以一定浓度的乙醛-Na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过程,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若以甲烷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则燃料电池中b极应通入    (填化学式)气体.
(2)电解过程中,两极除分别生成乙酸和乙醇外,均产生无色气体.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①4OH--4e-═O2↑+2H2O
   
阴极:①   
②CH3CHO+2e-+2H2O═CH3CH2OH+2OH-
(3)电解过程中,阴极区Na2SO4的物质的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电解过程中,某时刻测定了阳极区溶液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其中Na2SO4与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阳极区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Na+)不一定是c(SO42-)的2倍
b.c(Na+)=2c(CH3COOH)+2c(CH3COO-
c.c(Na+)+c(H+)=c(SO42-)+c(CH3COO-)+c(OH-
d.c(Na+)>c(CH3COOH)>c(CH3COO-)>c(OH-
(5)已知:乙醛、乙醇的沸点分别为20.8℃、78.4℃.从电解后阴极区的溶液中分离出乙醇粗品的方法是   
(6)在实际工艺处理中,阴极区乙醛的去除率可达60%.若在两极区分别注入1m3乙醛的含量为3000mg/L的废水,可得到乙醇    kg(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manfen5.com 满分网
(1)b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应通入甲烷; (2)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和氧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和氢气; (3)硫酸钠不参与电解反应,物质的量不变; (4)a.从离子交换膜的角度判断; b.根据物料守恒判断; c.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分析; d.醋酸为弱电解质,主要以分子形成存在. (5)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可用蒸馏的方法; (6)根据电极反应式计算. 【解析】 (1)b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应通入CH4,故答案为:CH4; (2)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和氧气,电极反应为CH3CHO-2e-+H2O═CH3COOH+2H+,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和氢气,电极反应为4H++4e-═2H2↑或4H2O+4e-═2H2↑+4OH-, 故答案为:CH3CHO-2e-+H2O═CH3COOH+2H+;4H++4e-═2H2↑或4H2O+4e-═2H2↑+4OH-; (3)硫酸钠不参与电解反应,物质的量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4)a.钠离子经过阳离子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而硫酸根离子不能经过阳离子交换膜,则c(Na+)不一定是c(SO42-)的2倍,故a正确; b.Na2SO4与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有c(Na+)=2c(CH3COOH)+2c(CH3COO-),故b正确; c.电荷不守恒,应为c(Na+)+c(H+)=2c(SO42-)+c(CH3COO-)+c(OH-),故c错误; d.醋酸为弱电解质,主要以分子形成存在,则有c(Na+)>c(CH3COOH)>c(CH3COO-)>c(OH-),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5)乙醛、乙醇的沸点的沸点不同,且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蒸馏; (6)废水中乙醛的质量为1m3×3kg/m3=3kg,乙醛的去除率为60%,则反应的乙醛为1.8kg, CH3CHO+2e-+2H2O═CH3CH2OH+2OH- 44               46 1.8kg            x x=1.9kg, 故答案为:1.9.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对Fe3+与I-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1)该同学最初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操作现象
I先向2mL 0.1mol/L 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II先向2mL 0.1mol/L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mol/L KI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红色;滴加KI溶液后,红色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I的现象为______
②FeCl2溶液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该同学分析了导致实验II现象的可能原因,并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操作现象
III向2mL 0.1mol/L KI溶液中滴加1mL 0.1mol/L 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变成黄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根据实验III,甲同学认为Fe3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结合实验现象用简明的文字说明他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______
(3)该同学认为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根据实验III中现象得出的结论.请补全下表中的实验方案.
编号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IV向2mL 0.1mol/L KI溶液中滴加1mL0.1mol/L FeCl3溶液,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查阅资料知,参加反应的Fe3+与I-的物质的量相同.该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III中加入KSCN后溶液变红的原因,认为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______
查看答案
合成氨尿素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1)天然气在高温、催化剂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CO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合成氨生产中,将生成的氨及时从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来.运用化学平衡的知识分析这样做的是否有利于氨的合成,说明理由:   
(3)如图为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使用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氮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3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
manfen5.com 满分网
①若分别用υA(NH3)和υB(NH3) 表示从反应开始至达平衡状态A、B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则υA(NH3    υB(NH3)(填“>”、“<”或“=”).
②在相同温度、当压强由p1变为p3时,合成氨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在250℃、1.0×104kPa下,H2的转化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4)NH3(g) 与CO2(g) 经过两步反应生成尿素,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manfen5.com 满分网
NH3(g) 与CO2(g) 反应生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运输氨时,不能使用铜及其合金制造的管道阀门.因为,在潮湿的环境中,金属铜在有NH3存在时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Cu(NH3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烃A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用质谱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如图是以A为原料合成药物中间体E和树脂K的路线.
manfen5.com 满分网
已知:I.manfen5.com 满分网
II.manfen5.com 满分网
(1)A中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   
(3)E的分子式为C4H8O.下列关于E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能与金属钠反应
b.分子中4个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一定条件下,能与浓氢溴酸反应
d.与CH2=CHCH2OCH2CH3互为同系物
(4)G→H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   
(5)I的分子式为C4H6O2,其结构简式为   
(6)J→K的化学方程式为   
(7)写出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顺反异构,不考虑-OH连在双键碳上的结构). 查看答案
室温下,pH相差1的两种一元碱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anfen5.com 满分网
A.稀释前,c(A)=10 c(B)
B.稀释前,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大于10-7 mol/L
C.在M点,A、B两种碱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用醋酸中和A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
查看答案
manfen5.com 满分网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丙可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若甲为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的单质,且戊为碱,则丙只能为Na2O2
C.若丙、丁混合产生白烟,且丙为18电子分子,丁为10电子分子,则乙的水溶液可能具有漂白作用
D.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丙<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