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氢氧化铁...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氢氧化铁胶体属于纯净物

C.净水剂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D.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

 

B 【解析】 试题分析: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混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胶体则介于两者之间;胶体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净水剂净水的原理是:净水剂在水中形成胶体,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进行吸附;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故答案选B。 考点:考查胶体的相关知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智力工程”,最经济可行的措施是

A.食盐加碘(盐)    B.面包加碘(盐)    C.大量食用海带      D.注射含碘药剂

 

查看答案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Z> Y2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进行分液操作时,应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上口颈上的小孔,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漏斗颈下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C.蒸发操作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当加热至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过滤操作中,滤纸边缘一定低于漏斗边缘,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边缘,将烧杯嘴靠在玻璃棒上,慢慢引流倒入液体

 

查看答案

已知: 2Zn(s)+O2(g)=2ZnO(s)  △H=-701.0kJ·mol-1 

2Hg(l)+O2(g)=2HgO(s)  △H=-181.6kJ·mol-1

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

A.519.4kJ·mol-1     B.259.7 kJ·mol-1     C.-259.7 kJ·mol-1    D.-519.4kJ·mol-1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反应能量变化的相关常识论断错误的是                      

A.吸热反应不一定都要加热才反应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源

C.选择燃料只需考虑燃料热值大小

D.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