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

A、B、C、D、E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C是E的邻族元素;D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且D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甲、乙、  丙、丁是它们两两形成的化合物,其中甲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物质组成               甲          乙          丙          丁

化合物中各元素

原子个数比            A和C

1:1                  B和A

1:4                  D和E

1:3                   B和E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C的氢化物与乙相比较,稳定性强弱关系(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_____>_  __

⑵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          周期           族;

⑶请写出两种与乙具有相同电子数的非单核离子的化学式:_____和_____;

⑷把D的单质放到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写出甲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⑹有200mL MgCl2和丙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 0.2 mol· L-1,c(Cl)= 1.3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 mol·L-1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__  ___

 

⑴ H2O>CH4 ⑵第三周期VIIA族 ⑶NH4+和OH-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 ⑷2Al+ 2NaOH+6H2O  =  2Na[Al(OH)4]+3H2↑ ⑸⑹80 mL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题意可以知道,A、B、C、D、E分别为H、C、O、Al、Cl,所以⑴中,C的氢化物为H2O,乙为CH4,故其稳定性强弱关系为H2O>CH4;⑵E为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VIIA族;⑶乙为CH4与乙具有相同电子数的非单核离子的化学式为NH4+和OH-;⑷D的单质为铝,其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2Al+ 2NaOH+6H2O  =  2Na[Al(OH)4]+3H2↑;⑸甲为过氧化氢,其电子式为;⑹丙为AlCl3,因为c(Mg2+)= 0.2 mol· L-1,c(Cl-)= 1.3mol·L-1,所以 MgCl2的浓度为0.2 mol· L-1,即有0.04mol,AlCl3的浓度为0.3mol· L-1,即有0.06mol,当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即要把铝离子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即发生 Al3++4OH-=AlO2-+2H2O,消耗的 NaOH 溶液为0.24mol,将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即发生 Mg2++2OH-=Mg(OH)2↓,消耗的 NaOH 溶液为0.08mol,所以总共需要 NaOH 溶液0.08+0.24=0.32mol,所以0.32/4L=0.08L,即80 mL。 考点:元素及相关化合物的性质、简单化学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俗话说, “陈酒老醋特别香”,其原因是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模拟该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大试管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各2mL,乙醇3mL,加入试剂的正确的操作是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只能插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处,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    ,长导管的作用是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6)进行该实验时,最好向试管甲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7)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________(填“大”或“小”),而且______。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

用1~18号元素及其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填空。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

(3)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7)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________。

(8)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9)酸性最强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共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O2和O3              B.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C和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C            C.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D.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E、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     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       (2)        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          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   (4)       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        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查看答案

I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乙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图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催化氧化的实验。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4)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是碳酸盐;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两两之间能组成5种化合物A、B、C、D、E;X、Y、Z三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F。已知:化合物A、B、C中原子个数比都为1︰1;B为淡黄色固体,C、E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A是化学式为XZ的离子化合物,A与E反应生成F和一种气体;D是化学式为X2Y的离子化合物,D的阴、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与E分子所含电子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

(2)X、Y、Z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X单质、A、B、D均为固体,分别与E反应都生成同一种物质,其中X单质、A、B分别与E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X单质、B分别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5)请写出由化合物C制取Y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