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500mL某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低温进行...

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500mL某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低温进行蒸发,得到不含结晶水的白色固体A。取三份质量不同的A样品分别与5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固体A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组  别

1

2

3

盐酸体积(mL)

50

50

50

A的质量(g)

3.80

5.70

7.60

气体体积(mL)

896

1344

1344

(1)上表中第           组数据加入的50mL盐酸的反应后有剩余,

(2)试推断:A的成份为                      

(3)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mol·L-1

 

(6分,每空2分)   (1)第(1)组 (2)A的成份为  Na2CO3与NaHCO3 (3)1.8 【解析】 试题分析:(1)①~③组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而第①组生成的气体比其他两组都少,所以第1组盐酸过量,即故答案选①。 (2)第①组中,n(CO2)=0.896L÷22.4L/mol==0.04mol。 如全部为Na2CO3,则m(Na2CO3)=106g/mol×0.04mol=4.2g 如全部为NaHCO3,则m(NaHCO3)=84g/mol×0.04mol=3.36g, 所以应为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故答案为Na2CO3与NaHCO3。 (3)由第②组可知,盐酸和A完全反应,设混合物中含有xmolNa2CO3,ymolNaHCO3, 则106x+84y=5.70、x+y=1.344÷22.4 解得x=y=0.03mol 所以根据元素守恒可知 n(HCl)=n(Na+)=2×n(Na2CO3)+n(NaHCO3) =2×0.03mol+0.03mol =0.09mol 所以c(HCl)=0.09mol÷0.05L =1.8mol/L 考点: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得有关判断和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

(1)500°C、50Mpa时,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 mol N2、3n mol H2,经过t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反应前与平衡时的比值

              ; t min内用NH3表示的速率是              

(2)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2NH3(g)ΔH=-92kJ/mol(表示当生成2 mol NH3时放出92.2KJ的热)。有关键能:N≡N:945.6kJ/mol ;N-H:391.0kJ/mol,则H—H键能为           KJ/mol

 

查看答案

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             B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 >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___(填“能”或“否”),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 g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二)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用右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它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 g

无其他物质

 

1.2 g

CuO  0.5 g

 

1.2 g

MnO2  0.5 g

 

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⑵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                   

⑶若要证明实验⑤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                                       

⑷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                                    

b.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

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与Y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W的结构式为              

(3)将Z装入圆底烧瓶,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Ⅱ中的物质由短周期元素组成,装置Ⅲ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Ⅴ 中可收集到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装置Ⅱ中物质的化学键类型为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4)下列关于X、Z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分别加热X、Z的粉末,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B.分别将X、Z配成稀溶液,逐滴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C.分别将X、Z配成稀溶液,分别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现象

D.分别将X、Z配成稀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查看答案

把0.2molX气体和0.5molY气体混合于1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2X(g)+3Y(g)=nZ(g)+4W(g)。2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试计算:

(1)前2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2min末时Y的浓度;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