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 ①向...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

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②向上述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气泡生成;

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上述浓度的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

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上述浓度的稀硫酸中,发现

电流计指针偏转.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③、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

 

C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③中锌和铜构成了原电池,其中锌是负极,失去电子。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加快反应速率,但铜和稀硫酸是不反应的,选项C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的实验探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3B(g)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C(g),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和气中A的体积分数为(   )

A.50%             B.60%              C.70%              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O2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2SO3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

A.v(SO2)=4 mol·L-1·min-1                 B.v (O2)=3 mol·L-1·min-1

C.v (SO3)="0.1" mol·L-1·s-1                D.v (O2)=0.1mol·L-1·s-1

 

查看答案

可逆反应:2NO2(g)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NO(g)+ O2(g) 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溶液中的Fe3: Fe3+3SCN=Fe(SCN)3

B.钢铁生锈的负极电极反应: Fe —3e= Fe3+

C.证明氯气氧化性大于硫可用: Cl2+S2=2Cl+S↓

D.用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证明钠的金属性更强: 2Na+Cu2=Cu+2Na+

 

查看答案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时,22.4L四氯化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34g H2O2中含有的非极性共价键数为 NA

C.碱性锌锰电池中,当有1.3g的锌消耗,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002NA

D.将16gO2与64gSO2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