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

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戊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乙的单质,同时得到一种白烟Y和一 种强酸Z,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L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丙、戊可组成化合物M。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写出乙和Y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Z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戊的单质与X反应生成的Y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写出少量Z的稀溶液滴入过量L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Cl-:   (2)          (3)2∶3    (4)H++AlO2-+H2O=Al(OH)3↓ 【解析】 试题分析: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此物质为NH3,以次为突破口,可推断出甲乙丙丁戊分别为H、N、Na、Al、Cl,X为NH3,Y为NH4Cl,Z为HCl,L为NaAlNO3,M为NaCl。 (1)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为氮气和氯化铵的电子式及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3)此方程式为3Cl2+4NH32NH4Cl=4HCl+N2,其中,3mol氯气都发生了还原反应,2mol氨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故被氧化的物质和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考点:电子式及有关短周期元素的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A~O各代表一种物质,除O外其余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略)。A、B、H分别是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 为2︰3,且能与水反就应得到两种碱。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O能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 淀。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B单质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化合物C和D的电子式为       ___   、_____________

(2)J的沸点比硒化氢(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      

(3)写出I与H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A和J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D与足量的N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G与F加热反应生成K、I和J的化学方程式:                     

(5)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这样的反应共有   个。

 

查看答案

1H、D、T三种原子:

(1) 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单质的密度之比是         

(2) 1mol各种单质中,它们的质子数之比是         

(3) 1g各种单质中它们的中子数之比是         

(4) 在标准状况下,1L各种单质中,它们的电子数之比是         

 

查看答案

下列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 , Cu2+ , Cl- , SO4 2-                      B.Fe3+ , Mg2+ , SCN- , SO42-

C.Fe3+ , I- , Ca2+ , Cl-                        D.K+ , Ca2+ , CO32- , Cl-

 

查看答案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L Na2CO3溶液中的 Na+ 数目为2NA

B.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

C.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电子

D.各5.6 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3NA

 

查看答案

已知a An +, b B( n + 1 )+, c Cn–, d D( n + 1 )– 是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D>A>B                 B.原子序数:b>a>c>d

C.离子半径:C>D>A >B                 D.单质还原性:A>B>C>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